|
本報記者 肖明 實習記者 劉涌
7月3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舉行完成“三定”方案后的首次新聞發布會。本次會議預計將對上半年的就業、社保形勢等情況進行說明。
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信息,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40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4%;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82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56%;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7%。
不過,由于二季度經濟增幅為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虧損較大,給下一步的就業形勢帶來了隱憂。
據新華社報道,7月10日,國務院邀請8位經濟學家就宏觀經濟形勢進行座談,專家們一致認為,當前的經濟形勢是好的,政府的宏觀調控是有成效的。但要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通貨膨脹、促進就業等方面完善政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參加了此次國務院專家座談會,對下半年的宏觀經濟形勢、就業問題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蔡昉是國內首位從人口紅利角度研究宏觀經濟形勢的專家,他在就業、劉易斯拐點(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等方面有獨特的見解。7月29日,蔡昉接受了本報專訪。
給企業讓利、減稅保就業增長
《21世紀》:在經濟增幅收窄的情況下,如何判斷我國的就業形勢?
蔡昉: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勢比較平穩,并沒有受到經濟增長速度下降這一因素的太大沖擊。
按照原來的預計,從2007年以前的就業形勢來看,本來今年的就業形勢應該是更好的,主要是失業率會進一步下降。然而,隨著PPI(工業品出廠價格)的上漲,導致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特別是生產下游的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由于處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并不能隨著生產成本的上漲而提高產品價格,只能擠壓原有的利潤空間;而一旦企業無法繼續生存,將導致數量龐大的企業倒閉。
這些企業恰恰就是吸納就業比較多的企業。出現這種情況的話,我們的就業形勢將比預想的狀況要差一些。從現在的情形看,今年上半年的失業率已經從去年的4%變成了4.05%。而且未來的就業形勢有可能會更加嚴峻一些,因為目前企業的生產成本仍還是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
此外,這個失業率僅僅反映部分勞動者的情況,而受沖擊更大的非正規勞動者和農民工失業的情況,通常反映不出來。
而處于生產上游的大企業一般來講并不會受到成本上升太大的沖擊,反而有可能成為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受益者。此外,上游這些大企業本身也并不是吸納和解決就業的主要力量。
《21世紀》:對于繼續促進城鄉居民就業增長,您有何政策上的建議?
蔡昉:首先必須要講的是,總體的宏觀調控政策基本上是成功和有效的。但是,現在作為吸納就業最多的中小企業很多遇到了生產成本上漲的問題,而這些企業又不能通過漲價來彌補所造成的損失。
我認為,解決目前中小企業的問題,主要要通過財政上的手段。具體地講就是給企業讓利、減稅,特別是對中小企業減稅。只有讓這些中小企業生存下去,才能充分保證城鄉居民的就業。
此外,外部需求已經開始下降,我國經濟的增長應該由對外部需求的過度依賴轉移到依靠內需來拉動增長。只有城鄉居民的充分就業,才能保證其收入的穩步增長,進而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步快速增長。所以,保就業就是保收入,保收入就是保內需,保內需也就是保證經濟增長。
《21世紀》:除了給企業減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否需要提高?
蔡昉:我認為應該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因為我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太低,使主要的稅負負擔由中低收入階層承擔。
《21世紀》:目前就業形勢相對良好,是不是我國的人口紅利還沒有結束?
蔡昉:人口狀況是一個長期的趨勢,不會在某一個時刻驟變。但根據預測,到2013年,我國的人口撫養比開始提高。這個比例是指16歲以下和64歲以上人口與勞動人口的比值,這個比值提高,表明勞動人口負擔加重了。
但是,從全世界的范圍來看,中國的勞動人口總量還是很大的。盡管近幾年我國勞動力成本有所上升,但是與其它許多國家比起來,仍然處于很低的水平,而且這樣一種狀況還會維持比較長的時間。所以,在我看來,我們國家的人口紅利并沒有消失。
通脹還在可控范圍之內
《21世紀》:您對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如何判斷?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嗎?
蔡昉:看宏觀經濟形勢要有兩個角度,一個是總體的方向和趨勢。從總體判斷的話,其實就我個人來講,我并不認為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特別嚴峻。我國今年經濟的增長速度從去年11.9%回落到目前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也是我們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所在。
通貨膨脹的水平雖然高出預計的水平,但其中不能忽略掉一些當初沒有預料到的重大因素,比如今年的幾場重大自然災害,再比如國際油價和糧食價格的飛漲。但我認為,總體上講,我們國家的通貨膨脹還是在控制之中。
另外,對于宏觀經濟形勢除了做總體判斷之外,還要做結構性判斷。總體上還是健康的,但結構上存在一些問題。進行結構性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制定下一階段的宏觀經濟政策。
從結構上講,大宗產品,包括國際原油、糧食價格的上漲,就會影響到國內市場的價格,而這些價格的變動則會影響到PPI。PPI的上漲會擠壓生產下游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我國在控制通貨膨脹方面的壓力較大。但是,既然總體上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是健康的,這也就說明通貨膨脹是在可控制范圍內的。
《21世紀》:抑制通脹下半年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是抑制通脹的同時,可能會抑制經濟增長,如何掌握平衡?
蔡昉:宏觀經濟政策從原來的“雙防”調整為現在的“一保一控”,我認為是中央對目前的經濟形勢認識更加清晰了。
一方面說明,原來“雙防”政策的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達到了;再一方面說明,中央認識到了防止通脹和確保經濟增長,確實是可以同時做到的。這個目標有利于我們抓住關鍵,找到控通脹和保增長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