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耿彩琴) 在出席上周六由銀行家雜志主辦的“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發布會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稱,在房地產貸款風險防范方面,內地銀行應該向香港的同行取取經。
“目前深圳個人房貸業務處于正常狀態,風險可以有效控制。”25日,風傳近兩個月的深圳樓市“斷供”說終于有了一個官方回應。深圳銀監局表示,之前媒體報道的深圳房貸“斷供”屬個別現象。截至6月末,深圳中資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198.72億元,不良余額為13.85億元,不良率為0.63%。兩項指標均比年初有所下降。但銀監局負責人士也承認,個人按揭的違約率呈上升態勢,存在潛在的斷供風險,銀行貸款質量面臨較大的壓力。
專家表示,除了“炒房客”和開發商,房價的漲落和房地產股票震蕩牽動著銀行的敏感神經,對于隱含的風險,銀行應該防范在前,做好準備。
巴曙松表示,在1997年到2003年期間,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最高回落了65%到70%左右,香港銀行業沒有出現大量的不良資產,經受了回落周期的檢驗。對此,巴曙松認為,在發放貸款時,銀行應該有發展的漲落周期概念,同時也應對貸款比有嚴格的控制。
巴曙松稱,銀行應該做壓力測試以應對可能的貸款風險。而目前內地能夠進行情景模擬測試的銀行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