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記者 羅晟 發自北京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27日說,雖然我國經濟面對諸多問題和不確定性因素,但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今年中國經濟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
此前一天,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中國經濟觀察”第14次報告會舉行。綜合北京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等17家研究機構的分析觀點,該報告會公布“朗潤預測”指出,CPI同比增長率有望從第二季度的7.8%下降到第三季度的6.1%~6.3%;GDP同比增長率預計從上半年的10.2%小幅回落到10%;第三季度利率變動可能性較小。
“過去盡管通貨膨脹達到15%~20%,仍堅持改革開放,以短痛換來如今的物產豐富,F在的宏觀環境比過去好得多,只要堅持價格市場化改革,政策性風險自然會降低,資本市場也會相應做出反應。”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直指,最近臨時性價格干預增多,在結構上會對經濟運行穩定造成長期性問題。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則認為,中國近年逐步顯形的通脹,不是財政透支、濫發貨幣造成的,而是固定匯率機制迫使央行被動增發了大量基礎貨幣。
“真正‘過熱’的不是經濟增長,不是投資,而是貨幣,即貨幣總量過多。過多的貨幣在經濟體內‘漫游’,沖到哪里哪里就‘熱’。去年以來終于沖進CPI。”周其仁建議,我國應主動降低進口稅收、降低房地產稅收,改革供地機制、發展民間金融、適度開放糧食合法出口等,這些措施都可能很快收到促進增長的成效。
“但只要在短期壓力面前松一松貨幣,什么結構調整和深層次改革都難以推進,根本沒動力和壓力。當前最重要的宏觀政策就是貨幣不要松;再堅持一下!敝芷淙史Q。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