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張銅三大“難捉摸”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9日 00:08 中國經濟時報
何濟川 近來,高新張銅(002075)的種種作為令投資者難以捉摸。 資產收購難捉摸 2008年4月7日,高新張銅發布公告稱,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擬收購江蘇張銅集團有限公司部分資產以及沭陽凱爾順銅制品有限公司95%的股權。其中,凱爾順75%的股權由江蘇張銅持有,20%的股權由方玉良持有。 為什么要進行此筆收購呢?公告顯示,公司自2007年以來,對江蘇張銅及其下屬企業存在較大金額的其他應收款。2007年年報顯示,公司的其他應收款高達3.94億元,賬齡全都在1年以內。而在2006年底,公司其他應收款合計不過8353.3萬元。這導致公司資金近年來異常緊張。 高新張銅2007年年報顯示,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3.66億元。這對于一個所有者權益約為4.4億元的上市公司來說,要完成這樣一筆收購,壓力實在不小。在公司目前現金流極為緊張的情況下大舉收購資產,對公司本來短缺的現金流豈不是釜底抽薪? 而且,資料顯示,江蘇張銅持有75%股權的凱爾順2005年至2007年銷售收入分別為0.74億元、1.30億元以及3.08億元,雖然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但與此相對應的是,該公司業績近三年來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其利潤分別為虧損474萬元、虧損187萬元和虧損69萬元。 如果收購完成,高新張銅對江蘇張銅其他應收款中的一大部分換回的將是連續三年虧損的凱爾順75%股權。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收購著實讓投資者捉摸不透。 信息披露難捉摸 7月1日,高新張銅發布公告稱,2008年1-6月業績預告修正為凈利潤預計虧損7500萬元左右。而此前公司于4月28日披露的一季報顯示,公司預計2008年上半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虧損1000萬元以內。僅僅過了兩個月時間,其虧損額增加了6500萬元。 對此,高新張銅給出的解釋是:1、一季度預告上半年業績時,預算2008年5-6月銷售可達上年同期水平,預計銷售收入在6.66億左右,而5-6月實際銷售收入為3.19億元,差異52.10%;2、財務費用大幅增加,2008年上半年財務費用比去年同期增長125%左右,主要是由于資金緊張,貸款及應付票據規模較大,利息支出增長所致。 值得指出的是,高新張銅的銷售市場和財務費用并不是在這兩個月發生了突變。而突然變臉的是公司捉摸不定的信息披露,不免讓投資者對公司的誠信滿腹狐疑。 此前,公司一季報顯示,由于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以及應收票據的大額增加等情況,導致公司一季度虧損達6000多萬元。而對于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公司認為此類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但虧損金額預計在1000萬元之內。這意味著在同樣不利的市場條件下,公司二季度要盈利5000萬元以上才能符合預告目標。明知目標無法實現,但公司仍然堂而皇之地做出了上述預告,令人不可思議。 這并非高新張銅第一次信息披露“變臉”。今年2月28日,公司披露了2007年業績快報。快報顯示,公司2007年實現凈利潤4420萬元。高新張銅本約定今年4月26日披露年報,但是當天并沒有披露年報,連業績修正預告也沒有披露。而在4月28日,公司的業績修正預告出爐,預報稱,在年度報告審計過程中,公司發現披露業績快報時會計核算不準確,經初步調整后公司2007年虧損1.5億元—1.9億元左右,而后公司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司2007年巨虧1.82億元。 高新張銅給出了五點原因:1、預付賬款核算調整到應收往來賬款,補提壞賬準備1800萬元左右;2、受銅價波動因素影響,公司部分產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不準確,調整后補計存貨跌價準備2000萬元左右;3、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雜銅的入庫數量及價格核算不準確,多沖抵了產品生產成本,調整后減少利潤1億元左右;4、公司在結轉銷售成本過程中,由于計算原因,造成少結轉銷售成本,調整后補計銷售成本1500萬元;5、原材料采購成本在核算上不準確,調整后補計原材料采購成本1800萬元。 根據高新張銅公開資料,2007年度上半年公司盈利3562.7萬元,2007年三季報其利潤也高達3741.8萬元。作為一家銅產品加工企業,生產經營季度間應該比較平衡,兩億多元的虧損有可能是在四季度產生的嗎?可見,前述會計核算錯誤,更大可能是在半年報和季報中同樣存在,而高新張銅卻遲遲不作披露。 而且,公司的修正解釋很難讓投資者信服。對于業績修正原因,除一些計算原因導致的不準確外,公司還特別提到“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雜銅入庫數量及價格核算不準確,調整后減少利潤1億元左右”。按照當時國內廢銅價格約60000元/噸計算,價值1億元的廢銅重達1600多噸。如此大批量的廢銅在公司的庫存中不翼而飛,高新張銅如何能自圓其說? 高管套現難捉摸 今年3月11日,高新張銅公告稱,第三大股東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郭照相在限售股可流通后(2007年10月解禁)分4次賣出合計224.55萬股的股份,占高新張銅股份總額的0.56%。其中,2007年12月11日、12月12日,合計從二級市場售出112.46萬股,價格區間為10.96元/股-11.36元/股,占高新張銅總股份的0.28%。今年3月6日與7日,合計售出112.09萬股,占股份總額0.28%,價格區間為12.07元/股至12.57元/股。減持后,郭照相仍持有高新張銅1935.45萬股,占股份總額的4.89%,第三大股東地位未變。兩次不同時段減持分別取價格區間平均數11.16元和12.32元計算,可推算出單這兩次不同時段減持中,郭照相就套現了約2636萬元左右的現金。 郭照相作為公司總經理,為什么解禁期剛過,就迫不及待地大量套現?投資者當時難以捉摸。事后,投資者方知,郭照相減持公司股票的時機非常巧,正好處于預盈業績披露后公司股價較高之時,同時又在年報正式發布一個半月之前(超出信息披露的禁售期)。在公司利好發布之時頻頻高位減持,減持高峰一過,公司則頻出利空。 對于高新張銅高管的頻頻減持套現,有投資者經過反復捉摸后一針見血地指出,自2007年10月底部分限售股開始解禁起,高新張銅包括郭照相在內的發起人股東或公司董事及高管就開始急速套現,這讓人懷疑高管對公司經營前景是否有信心。這些發起人股東或高管不可能不了解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此前的一系列利好信息恐怕正是為保證發起人股東有足夠的時間套現而做的虛假陳述。 投資者的推測并非虛妄之言。7月1日,高新張銅發布公告稱,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一案,中國證監會江蘇證監局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