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個屬于張瑞敏和李東生的時代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5日 17:03 中國經營報
出場人物: 張瑞敏 倪潤峰 李東生 陶建幸 關鍵字: 中國制造 影響力: 國際化產業鏈流程再造 成功基因:海爾管理的成功與TCL營銷的成功 過往二十余年,海爾的成功,是管理的成功,TCL的成功,是營銷的成功。 張瑞敏的管理,來自實踐,而非本本。 因產品質量不過關,張瑞敏怒砸冰箱以保信譽的事件,不僅在海爾內部掀起了重質量的管理革命,而且成為中國制造史中廣為流傳的掌故。 1984年,35歲的他在海爾新官上任三把火時,與工人約定的13條規矩中,就有一條“不許在車間大小便”,他不要虛的,只要實際的。那時這家青島的冰箱廠連年虧損,人心渙散,一年換了4任廠長。工人對新來的張瑞敏也在觀望,有員工對著工廠旁邊的火葬場大煙筒說,這個廠是火葬場的八車間,意思是廠子遲早要垮。二十年后的2005年,張瑞敏回憶說,那時制定一些必須做到的制度,一個目的就在“言必行,行必果”,建立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信任。 日后讓張瑞敏名揚天下的“OEC”海爾模式也是來自實踐。工廠要發展,張瑞敏就和當時家電第一代企業一樣,找關系從國外引入生產線,引入了那條利勃海爾的冰箱生產線后,當年要達到9000臺的產量,張瑞敏就把目標分解到每一天,于是有了“日清”工作法。后來就演進成“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OEC”。 適逢政府要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卻無成效。1994年,有人將海爾在冰箱廠推行了3年的“OEC”歸納為“海爾模式”,撰出《一種值得借鑒推廣的企業內部管理模式——關于青島海爾集團“OEC”管理即海爾模式的調查》一文,朱镕基、鄒家華、李嵐清皆做出批示,海爾的經驗開始在全國推廣,11月14日消息傳出后,海爾股票大漲,為當日上交所漲幅第一。那之后,每年前往海爾學習調研的人數達到了40萬人次。 這之后,張瑞敏不斷歸納出海爾的管理模式與方法:“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休克魚”、“斜坡理論”、“SBU”、“人單合一”…… 之所以將海爾的成功歸結于管理,兩個事例足以說明,其一是海爾的產品戰略選擇,在其他冰箱廠紛紛降價之際,海爾逆勢而行選擇了提價,并獲成功,就是由于內部質量管理的到位;其二是在兼并紅星電器、黃山電子等海爾早期擴大規模的過程中,張瑞敏所稱的吃“休克魚”,就是用注入企業文化與管理的模式。此外,從海爾的發展史中可以看到,地方政府讓海爾并購紅星電器是在海爾模式被推廣后的1995年,海爾在管理模式被承認后,在并購及開發區土地劃轉、信貸支持、稅收優惠上均獲益匪淺。 海爾對中國商業的貢獻首先應該是售后服務。售后服務曾一度是海爾品牌的代名詞,它所創立的售后服務標準是中國領先的;其次是制造的管理,這表現在流程再造上,到今天“張首席”還在提重造流程;再次是物流管理,張瑞敏有一句名言,大致上是這么說的:“海爾要實現零庫存,海爾的倉庫都應跑在公路上。” 在機會導向的中國市場,重管理的張瑞敏讓海爾獨樹一幟,這讓海爾的品牌形象也成為國內白電之首。 在李東生執掌TCL之前,TCL的主業是電話,今天,TCL的兩大支柱則分別是彩電和手機。李東生做彩電時,并無先天優勢,據傳當年他與黃宏生相遇,那是他在華南理工大學的老同學,他們彼此對對方說,發現了一個賺錢之道。坊間傳言,兩人就像赤壁之戰時諸葛亮和周瑜一樣,各自將答案寫在手心,打開一看,都是“彩電”二字。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靠外匯和彩電發家的,就像今天地產發家一樣的暴利。當時市面上的主流是21英寸彩電。李東生在營銷策略上則直切高端的29英寸彩電,TCL自己沒有生產能力,就委托香港長城集團生產,外資品牌的29英寸彩電售價7000多元,李東生則將以王牌彩電命名的同類產品以3000~5000元的價格拋向市場,大獲全勝。其實李東生并不是最早進入這個行業的,但是,他注重建立品牌和營銷網絡,將TCL的品牌拓伸到了家電和電工等領域,到1996年,TCL在全國有了53家銷售機構網絡,后者居上,產銷達到全國第4,同年,進入彩電才3年的TCL兼并香港陸氏彩電項目,其中,銷售網絡的建立功不可沒。1996年~1998年,彩電項目讓TCL年盈利均在20億元以上,有一年還達到了30多億元的盈利。 TCL的手機業務,更是營銷成功的典型個案。眼見手機行業要爆發了,1998年,萬明堅請命李東生介入手機,這是李東生的一名營銷大將,有營銷狂人之稱。事后我們能知道,TCL手機的成功,并非手機系統的成功,其質量和技術如那個時期所有的國產手機一樣欠缺,據當年TCL集團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戴鋼爆料,TCL手機的返修率曾高達40%。但是,萬明堅營銷制勝,用概念式的寶石手機奇兵出擊(盡管后來大家知道那鉆石并不值錢),采取代理制+深度分銷的混合式包銷方式,在2001年時,找來韓國紅人金喜善出任TCL手機形象代言。這些極致的營銷手法,讓TCL成為當時手機市場國進洋退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在2003年之前,手機業務給TCL帶來的盈利,一度被李東生稱為是支撐了整個TCL集團。 TCL之所以被業界認為是一個營銷公司,至少有兩個例子可以為證:第一是PC,另一個是手機。 這兩個業務都是起因于TCL的多元化。TCL在電腦上沒有儲備,但是李東生抓住了三個機會。首先是吳士宏從微軟離職,把吳士宏聘請到TCL;其次是抓住了INTEL作為當時電腦升級換代的主導者要推出奔騰4D的機會;最后,由于INTEL和聯想之間的間隙,INTEL選擇了TCL成為了奔騰4D的發布者。在這次機遇中,雖然利用營銷手段大賺了一筆,TCL卻沒有借此樹立起自己在PC界的地位,反而是一路下坡,直到最后不得不變賣業務。 綜觀TCL發展PC的過程,TCL更像是一個十足的投機者,不是一個產業者的思維。TCL的手機發展更能說明這一道理。 國產手機還很稚嫩時,因為那一款經典的3900,科健曾是短暫的執牛耳者;更長于營銷的TCL也看清了這一點。技術、專利和設計對中國手機制造商來說,都是非常致命的不可承受之重,但通過歐美的技術、專利,TCL借助了韓國的設計,以及自己獨特的營銷思維,成就了TCL手機的一時輝煌。 當然,這樣的成功同樣沒有產業基礎支撐,一旦歐美手機反攻,TCL就會陷入困境和虧損。 國際化路徑:海爾的先難后易與TCL的先易后難 張瑞敏和李東生,兩人做企業思路的不同,實際上是兩位企業家性格的不同,也是兩種公司的路徑選擇不同。張瑞敏有思路,但是沒有條件,也沒有激勵;李東生有條件,也有激勵制度,但是沒有好思路,或者說李東生是一個投機者。 2004年,當李東生遇到GE前CEO杰克·韋 爾奇時,問有什么辦法能讓湯姆遜扭虧為盈?韋爾奇的答案是,GE將彩電業務賣給湯姆遜,就是因為賺不了錢,如今也想不出辦法讓這個業務再賺錢。那時李東生意得志滿,認為自己是有辦法在18個月扭虧為盈。 張瑞敏沒有去參加與韋爾奇的對話,有人問他為什么,張瑞敏回答:“就是聽貝克漢姆講三天三夜,也解決不了中國足球上不去的難題。” 事后知道,湯姆遜在和TCL談判之前,也曾找過海爾,但是海爾沒有要。據胡泳在《海爾教科書》一文中透露,張認為湯姆遜出讓的是制造部分,而對國際化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前端的設計和后端的流通網絡,并且湯姆遜的開價主要是品牌的錢。“在國際上打品牌究竟是打海爾還是打湯姆遜呢?如果打湯姆遜,海爾就永遠不可能真正做起來;如果不打湯姆遜,這個錢等于是白花了。我們也研究過,湯姆遜比較值錢的可能是它的研發體系,可能開出很高的價錢。問題是過來之后,研發團隊如果不想做了,等于是個零。你花的錢都沒了。它一個研發體系,一個品牌,說值錢也值錢,說不值錢也不值錢。這是很大的一個問題。” 在跨國并購方面,李東生走得激進,張瑞敏走得保守。事實上,在海爾與TCL的國際化路徑上,張瑞敏與李東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路。 李東生采用的是“先易后難”策略。先進入越南、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然后再進入歐美發達國家。下決心國際化是1997年的事,那一年東南亞金融風暴,出口產品結構以OEM 和ODM為主的TCL訂單大量流失,這讓李東生萌生了在海外自建銷售渠道和產品推廣的想法,那一年,李東生才成為TCL集團的掌柜,他把國際化設定為了公司的戰略目標。真正國際化的行動還在兩年之后,到1999年,李東生才派出易春雨等14人前往越南開拓海外市場。李東生的一個朋友從美國打來電話,聞訊大驚,問李是否拿得準?李說,也沒有把握,不過總得試一試。 張瑞敏采用的則是“先難后易”策略。他要讓海爾先進入歐美發達國家,取得名牌地位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勢進入發展中國家。這與他的品牌情結有關,上世紀80年代他引入冰箱生產線時,第一次和德國人打交道,張瑞敏覺得設備太貴了。結果,不但沒有砍下價,還得到了一個對他刺激很大的回答,德國人說,我們就是這個價,因為我們是日耳曼民族,是最優秀的民族。張瑞敏多次在公開的場所說,多數中國企業出口是為了創匯,而海爾的出口,是為了打造世界級的品牌,所以,貼牌的事情,海爾不做。 TCL初期在越南等新興市場試水時,確實收到了效果。然后李東生開始殺向歐美,在歐美市場,他采用的是并購手法,先是在2002年以820萬歐元并購德國老牌企業施耐德,然后在2004年TCL集團整體上市之后,雙拳出擊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和湯姆遜彩電業務。在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TCL內部很多人反對,彩電元老人物胡秋生看了合同后,堅決表示不能簽,但是李東生決心已定,“力排眾議”。 然而,他對并購整合所謀劃的增長策略、協同效應和品牌及新業務拓展并未奏效,結果,他遭遇了前所未遇的壓力,2007年,他袒露,沒有達到目標的內疚和自責是壓力之因。并購后的第二年下半年,成為了自己最艱難的時候,甚至已經對自己的情緒造成了困擾,那段時間,他的情緒很低落,瘦了差不多20斤,原來三尺五的褲腰,到2006年11月只有三尺二褲腰了。李東生最終承認了自己的失敗,這是他1982年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沒有完成自己的目標。 海爾的國際化也一直遭受評議,張瑞敏聽的多了,就反問:“誰都說我們走出國門有風險,但是,有誰能告訴我不走出國門又有多少風險?” 到2002年,他終于讓這家公司在美國紐約有了自己的大廈,張瑞敏將它命名為海爾大廈。他的“先難后易”的策略如今已走到印度,在印度,海爾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張瑞敏說,要用5年時間讓印度成為中國之后的第二大市場。今天的海爾成為了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制造商,在全球30多個國家建立了本土化的設計中心、制造基地和貿易公司。 但是我們現在還無法給張瑞敏“先難后易”的策略打分,在美國市場,海爾的品牌還是無法成為主流,這也是張瑞敏不滿意之處。對于海外利潤貢獻率達到30%,海爾尚未達到。 對海爾與TCL的國際化之路,還不到成敗相論的時候。還是公元前133年的那一幕,漢武帝設30萬大軍埋伏馬邑,欲殲匈奴兵,結果無功而返。有人說,“馬邑之圍”敗了,唯獨后來的大將軍衛青看得準。衛青對武帝說:“從戰術上看,馬邑之圍是失敗的,但從戰略上看,則是大大的成功。” 未來革命:TCL的“修船期”和“海爾矩陣” TCL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在A股的TCL集團,在香港的TCL多媒體科技、TCL通訊科技。2007年,TCL全球營收390億元,它銷售了1501萬臺彩電,1190萬部手機,這個數字包括了代工。 但是,并購失敗的TCL并不被投資者看好,過去股市大牛之際,它的股價在滬深兩市一度倒數第二低。《福布斯》還封給了李東生一個雅號“最差老板”,這距離李東生被CCTV評為2004年年度經濟人物不到兩年。那一年李東生曾向韋爾奇探討過社會對企業家的評價,現在看來應驗了,韋爾奇說:“有這么多的新聞記者,每一個人現在都在辦報紙、辦雜志,他們有一天會說你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有一天說你是非常糟糕的人,有一天會說你收購湯姆遜是一個愚蠢的決定,如果成功了,他們會說你是一個天才,你不要管他們怎么說。” 承認并購失敗的李東生砸鍋賣鐵,他6000萬元出售了TCL電腦,5億元賣掉了無錫低壓電器業務,1.62億元出售了惠州一片廠地。用財務手法,STTCL摘了帽,又增發液晶電視模組,那個項目第一期產量為233萬件,這能讓TCL到2009年時液晶電視產能達到600萬臺,他要提高主業的競爭力。在去年12月公布重組公司業務,他將諸侯制的TCL重組成多媒體、通訊、家電、部品四大產業集團,與房地產及金融投資、物流及服務兩大業務群構成了“4+2”框架。TCL能走多遠,分析師們最常擔心的是兩個:如何將傳統的CRT彩電優勢平移到新型平板電視,如何在國產手機紛紛敗北的現實下占有一席之地。雖然是4+2的框架,彩電和手機已經是TCL事實上的主力軍。非常不幸的是,均身處逆境。在TCL并購湯姆遜事件中,李東生曾坦言一個判斷的失誤,他沒想到平板電視會那么迅速地取代CRT電視,他原本看中了湯姆遜一項DLP微顯技術,后來發現,對產品和技術都判斷失誤了。 并購的失敗讓TCL進入修船期,在這期間,這家公司還出現了一批副總裁相繼離職的現象,事實上,昔日手機的萬明堅、電腦的楊偉強、海外市場的易春雨均在震蕩中出局。李東生新的大將陣營將會在未來戰場中如何表現? 所有的人都可以對TCL沒有信心,但李東生不能,在兩個月前TCL集團發布一季度報告時,李東生稱“沒有哪家中國企業能像TCL這樣,在經歷了這么巨大的虧損之后,仍然能夠站起來,而且企業內部沒有出現財務危機”。 從2004年開始,盛譽之下的張瑞敏開始變得低調。另一方面,外界對海爾的質疑也開始出現。事實上,從2001年開始,海爾的發展速度開始放緩,那一年海爾的營業額是620億元,2005年是1060億元,而到2007年,海爾的營業額是1180億元。 張瑞敏發現海爾處在了高原期,而競爭對手都在珠穆朗瑪峰上。他說:“十年前,我說什么,大家照著做就可以。那個盤子,我一個人就能‘看’得過來。”而現在的海爾就像一幢大樓,作為企業的最高負責人,自己對下面發生的事情可能永遠也不知道真相。張瑞敏說:“怎么打通這幢大樓,化解大企業病,就是海爾永遠要面對的課題。” 2002年的一個周六,張瑞敏與海爾中高級經理人互動培訓時出了一個問題:如何讓石頭在水上飄起來?他給出的答案是“速度”。12年前,一名外商也問了張瑞敏一個問題,“10年后海爾能否還有當年的活力?”那時,海爾是該外商在中國見到的最有活力的公司,外商當時相告“那些日本公司10年前個個充滿活力,但是如今風光不再”。當時,張瑞敏并沒有將這個問題當回事,直到2006年,才真正明白這個問題背后的含義。 在海爾內部,張瑞敏正指揮著一場SBU革命,這場革命旨在讓每一個海爾人成為一個市場單元。SBU源自張瑞敏1998年所提出的“內部模擬市場化”,他原本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但是去年發現,10年的時間還不夠。 2007年4月26日,張瑞敏又提出海爾將用1000天時間,完成2000個到2500個流程的構建。事實上,這一計劃也是張瑞敏近年來一直提出的“SBU”、“人單合一”發展模式的繼續,為的是解決大企業的速度問題。 一個今年3月來自楊綿綿的講述中,張首席正在為海爾打造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始于2007年,海爾將在2010年由一個大集團,變成6個小集團,包括:白電產品、數字家電、家居集成、零部件模具、渠道系統、金融產品。與這6個小集團對應的,是7個職能部門,它們將共同組成海爾矩陣。在海爾矩陣完成之后,海爾將走一條綜合型的國際化集團轉型之路。6個產品集團將各有不同模式。楊綿綿曾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述過如下決心,“轉型的挑戰很大,難度很高,也不一定能成功,但不成功就得死。” 而目前,在海爾集團的網站上,我們看到的海爾集團由12個產業及主要產品構成,分別是:家電、通訊、IT、家居、生物、軟件、物流、金融、地產、電器產品、生物醫療設備和數字家庭。 破解“大企業病”是張瑞敏近年來的挑戰,這直接關系到海爾能否成為世界一流的企業。但是問題接踵而至,2007年,張瑞敏在接受采訪時稱,海爾面臨的最大困難,是集團最主要的產品——白色家電遇到了發展障礙,那是海爾起家的產品,如今利潤薄得像刀刃,只有2%~3%。 這個挑戰不獨是海爾的,也是整個中國制造業正在面臨的。 中國經營報記者:謝揚林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