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招股說明有意回避風險 立立電子募資項目或難實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 23:27 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 郝 靜 上海報道

   7月1日,立立電子宣布網上申購的中簽號碼,至此,網下及網上申購都順利完成。走正常程序的話,上市交易應在兩周內進行。

   此時,一名電子行業資深人士王軍(化名)向記者表示:“立立電子項目不具備足夠的原材料獲取能力,根本不符合上市條件,這點才是真正的違規!”

  項目不具備可實施性?

   峰回路轉,除對資產的種種操作不談,項目本身因原材料供應的限制,導致根本不可能完成所需產能,這一點有可能真正將立立推上風口浪尖。

   王軍出言尖銳:“在這個行業,原材料獲取能力就決定了企業在行業里的座次。立立電子根本無法克服原材料壁壘,更何況是擴建后3倍的產能?沒有原材料,所投的項目就是一堆廢鐵!”

   立立電子在招股說明書里刻意回避了這個問題,據王軍透露,目前因為受原材料的限制,生產的開工率在70%左右。現在每年原材料的供應量大約是120噸,而項目完成產能需要的原材料是350噸,相差近3倍,項目根本不具備可實施性!

   外行卻沒有辦法僅僅從書面資料上看出門道。“材料當然做的沒有問題,否則就不可能順利過會了。”募投項目潛在不可實現的風險,而企業卻沒有充分披露這個風險。

   記者查閱了立立電子的招股說明書,其中提到了原材料獲取的風險:由于我國多晶硅供給基本依賴進口,獲得多晶硅的能力已經成為左右硅片生產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晶硅的發牌權掌握在幾個國外大廠商手中。

   立立電子目前最主要的多晶硅供應商是德國Wacker公司,采購量逐年上升,在2007年高達94.47%。立立電子試圖給投資者吃一粒定心丸,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目前正采取措施,在穩定與Wacker良好供應關系的基礎上,還加強與日本Tokuyama的供應關系,同時開拓其他多晶硅供應渠道,以降低對主要境外供應商的依賴度和原材料供應風險。

   但仔細看每年對Wacker的采購額,問題就浮出來了:數字表面看是逐年大幅上升,2005年2431萬元,2006年2631萬元,2007年4978萬元。但以公司公布的多晶硅采購價看,采購額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原材料漲價,2007年的價格比2005年翻了2.8倍。再考慮Wacker占整個總采購的比數,采購量未上升甚至出現了下降。看來原材料壁壘之說并非空穴來風。

   王軍表示,僅僅看原材料并不夠,還要結合開工率來綜合看。從公司每年的多晶硅的消耗量及公司相對的產能產量數據就可以發現問題所在。

   拿主要產品6英寸硅拋光片來說:2005 年、2006年和2007年的產能分別為110萬片、130萬片以及180萬片,而同期的的產量則分別為86.90萬片、105萬片以及117萬片。

   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原有的生產線從改、擴建到達產需要一個過程,導致實際產量與產能間存在較大差異,并未解釋說是原材料不足的導致問題所在。

   王軍指出,公司的說法即便成立,也無法解釋07年產量還不足06年年底產能,同時,從公司的資產情況來看,07年180萬片的產能應該在07年年初就開始建設了。在沒有解釋如何獲取多晶硅原料的情況下,就實行產能擴張,這是違規的。

   的確單從資料上難以發現項目存在的這個瓶頸,這也使得立立電子得以順利逃過證監會層層審核的法眼,一步步順利邁向IPO的康莊大道。

   對于記者提出的立立項目可能存在二次上市的問題,王軍覺得并不存在。“因為資產是流動性的,所有權產生過變更,你怎么能說是同一部分資產呢?就算管理層是同樣的幾個人,原上市公司處理資產,所作所為也都是合法的。”

   浙大海納公司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他們那個是大尺寸硅片,我們當時的項目是小尺寸硅片,不能說是同一個項目”。

  億萬富翁李立本的造富神話

   這個盤根錯節的故事還要從頭說起:對于引出這個故事的基金大佬江作良,有人認為他在立立電子的資本操作中只是個小角色。離開易方達基金可能是因為內部權力斗爭的結果,馬駿的留下是個佐證。“江作良其實也可以選擇留下,即使投資上市公司也并不算是違法。”

   真正的男主角被認為是立立電子的董事長李立本,國內著名半導體硅材料專家。于1999年至2003年任浙大海納總裁及董事,目前持有立立電子5.99%的股份。

   1999年,浙大海納成立,是后來立立電子的“爺”公司。李立本當時持股45萬股,占總股本的0.5%。

   1999年5月7日公司IPO,名稱為浙江浙大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3000萬股,投資項目為6英寸拋光片生產項目第一期工程和超薄研磨硅片生產線技改項目等幾個工程,即后來被市場質疑的立立電子的二次上市部分資產。從當時浙大辰光的招股說明書來看,如公司人士所言,產品尺寸存在差異,主要以6英寸拋光片為主,不能斷言為同一部分資產。

   2000年6月立立電子成立,是浙大海納控股子公司寧波海納出資300萬元,占股本30%,李立本出任立立電子董事及總經理。

   通過交易,立立電子使自身獨立于浙大海納。

   2002年3月,立立割斷了它與“爺”公司浙大海納的血緣關系,李立本辭去了在浙大海納的職務。

   2004年,李立本等人從立立電子原來的幾個大股東手里以超低價格1元受讓了大筆股份。此時,李立本手里的股份達到582.1萬,一躍成為公司一號大股東。

   隨著行業景氣度的逐漸提升,立立電子在業務帶頭人李立本的領導下,迅速成為業內龍頭企業。

   劇情錯綜復雜,結局可令幾位當事人笑的開懷。按發行價格來計,李立本目前身家已經過億元。9年的股份連續購入成功地將其由一名“科學家”變身“資本家”,轉型相當成功。

   但江湖從此多事:立立電子和浙大海納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關系,因江作良出走易方達而被攤到了陽光下,引發了證券業內的一系列激烈反應。

   所有這一切都未能減慢立立上市的步伐。這個由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精心培育的混血兒是否能夠走得更遠?6.5億的融資項目是否是水中月鏡中花?一切一切的問號只能交給立立電子自己來演繹和解答。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對話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聯動 ·誠招合作伙伴 ·企業郵箱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