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地產預言家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 03:15 第一財經日報
有分析人士指出,房地產業有太多“立場”,各種不同的立場左右了各自的“判斷” 張艷紅 又是一場關于房價的“口水戰”,只是這一次,事情鬧得更大一點,演變為一場“賭博”。 7月1日,北大教授徐滇慶為一年前的一個關于深圳房價走勢的“賭博”埋了單,向《南方都市報》發去道歉信準備刊登。不過,他與深圳地產研究人士“牛刀”的對賭,并沒能因此畫上句號,畢竟,離7月11日——一年前約定的時間,還差一個星期。 輸贏尚無定論。但徐教授與“牛刀”之間持續一年的對賭,又一次加深了人們的質疑:中國的房地產研究,到底是不是一門嚴謹的學問? 提前的“道歉信” 去年7月11日,北大教授徐滇慶在深圳圍繞“中國股市和深圳房地產市場向何處去”發表演講,表示深圳房價上漲理由充分,并且房價上漲利大于弊。 之后的7月19日,深圳地產研究人士“牛刀”在博客中,對徐教授的觀點進行尖銳批判,稱“相信于徐滇慶之后,再也不會有比他更荒唐的經濟學家,對深圳乃至中國的房地產說出這么一堆無用的廢話”。 爭端由此引發。7月30日,徐教授為自己的觀點拋出賭注,稱如果2008年7月11日的房價比2007年7月11日低哪怕1分錢,自己將在媒體上刊登整版廣告,向深圳人民道歉。 雖然徐教授的預測之后,深圳房價在去年7、8兩月繼續呈現暴漲趨勢,但從去年10月開始的走勢,已經明顯背離徐教授的判斷。深圳國土房管部門的數據顯示,去年7月11日,深圳一手住房成交均價為15745元/平方米。但隨著今年以來連續幾個月的大幅度下跌,深圳國土部門錄得的成交均價已經較一年前下降不少,5月,深圳一手住房均價為11014元/平方米。 離約定的日期還有一個多星期時間,徐教授提前進行了道歉。于7月1日向《南方都市報》發了一封長達2000多字的“道歉信”,在信中,他指出自己的幾點錯誤:“我說這句話錯就錯在簡單地預測房價,很容易被人搞成娛樂性的新聞,助長浮躁的學風,有可能轉移視線,忽略了房地產市場急需解決的根本問題。……我說的話還錯在沒有估計到在美國次級債的影響下會產生如此嚴重的信心危機。” 對于徐滇慶的道歉,事件的另一主角“牛刀”卻有自己另外的不滿。他在自己的博客中直接發表了不滿:“徐教授的道歉深圳市民不會滿意。” 牛刀,任職過報紙版面主編,《深圳晚報》副總經理,《深圳特區報》地產主編,分眾傳媒副總經理,TIPTOP傳媒CEO。后自創牛刀工作室,投身地產策劃、網絡營銷。 對于徐教授信中對自己的“錯誤”進行剖析,“牛刀”認為其是在進行“解釋”,而非“道歉”。 徐教授錯在哪? 就打賭本身而言,徐滇慶教授的確沒有必要提前“道歉”,畢竟,只有到了7月11日,這一場賭局才有勝負,而且,他不一定會“輸”。因為雙方對賭的只是1天的價格,當受到成交量以及成交產品類型的左右后,1天的房價有很多種可能性存在。 深圳房地產交易網站最新的數據顯示,7月1日,一手住房成交均價就為14634元/平方米,較5月份均價高出許多。如果7月11日高端樓盤成交量多過低端樓盤,那么徐教授獲勝的幾率其實并不低。 不過,徐教授還是提前付諸行動進行了“道歉”,當然,他的“道歉”與其說是“認輸”,更像是針對自己的錯誤——一個草率的判斷,以及一個近乎兒戲的打賭——進行反思。在他的公開信中,他便強調了“無論深圳的房價漲不漲都理應由我來道歉”。 深圳市社科院研究員高海燕對《第一財經日報》評論說,徐滇慶犯的是一個很多專家都容易犯的錯誤,即說了一句“長遠正確,但當前錯誤的話”。“從長遠來看,徐可能是進行了一個正確的趨勢判斷,但是偏差發生在他的‘時間節點’判斷上。” 事實上,圍繞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特別是房價,在判斷中出現過偏差的專家,徐滇慶并不是頭一個;針對“房價”預測所引發的爭論,本次也并非頭一遭。但最終頗有經驗的經濟學家們往往都栽倒在“房價”判斷之上。 對此,高海燕分析,房地產在中國是一個地域性很強的行業,是一個微觀經濟學領域,而且個中包含諸多社會因素。用宏觀經濟的理論,來分析微觀經濟學領域的區域房地產市場,往往會出現偏差。更為重要的是,宏觀經濟學專家比較少了解各個城市的實際情況,更不了解每個城市房地產市場中的社會因素,其作出判斷時本身就已經“材料”不充足。 警惕成為言論的“輸家” 在徐教授與“牛刀”的賭博中,還沒有輸家;但是,任何輕信了“預言”而追高的購房者,都成為了真正的輸家。 截至今年5月,深圳房價已經較最高時的17000元/平方米,下跌到11000元/平方米左右,累計下跌幅度超過30%。數據顯示,去年深圳房價最高時期的第三、第四季度,全市一手住房共成交了近160萬平方米。從某種程度上說,這160萬平方米的購房者,都成為了“房價還會上漲”這一失誤判斷的埋單者。 當然,在中國的房地產領域,為“失誤預言”埋單者,絕不僅僅是深圳人。早在2005年,就已經有專家作“房價必將下跌的判斷”,耽誤了很多人的購房計劃。 事實上,中國房地產已經成為一個近似娛樂的行業,人們對專家、開發商、業內人士“脫口而出”的觀點已經司空見慣。甚至,不同部門之間的統計數據相互“打架”的事件也屢見不鮮。而諸如“給富人蓋房論”、“地荒論”、“拐點論”、“百日論”等稀奇古怪的論調,也不斷擾亂著人們的神經。 有分析人士指出,房地產業有太多“立場”,各種不同的立場左右了各自的“判斷”,例如開發商當中,就有很多流行的“論調”,都是為了傳達“維護自己利益”的信息。 高海燕也指出,購房者對于專家的預測,不能過于依賴,只可作為參考。而對一些 “純立場型的言論”,甚至不可作為參考,更不能依賴。 但可悲的是,購房者可以不再相信“觀點”,但是在數據、研究、觀點等都充滿水分的現實中,對于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的研究可能淪為一個缺乏嚴謹的“亂局”。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