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沈瑋
“這部分股權已經意向轉給外資方了,政府審批手續基本完成了!5月22日,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他所指的股權轉讓,是指上海先靈葆雅制藥公司45%的中方股權已經被外資方股東接手。這也意味著,14年前由上海醫藥工業有限公司、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美國先靈葆雅公司三方共同投資組建的合資企業——上海先靈葆雅制藥已經完成了獨資身份的轉變。
“(中方股權的退出)是雙方的意愿,最主要的原因是合資公司持續虧損,中方也不愿意再這樣長期沒有回報的投入了。”上述知情人士稱。
合資公司虧損
5月21日,上海先靈葆雅制藥有限公司45%股權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以6632.955萬元掛牌出售。
該公司由先靈葆雅(中國)有限公司、上海醫藥工業有限公司和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按照55%、30%和15%的持股比例合資組建而成。
此次掛牌出讓的正是后兩者所持有的共計45%股權。
“掛牌只是在走最后的程序,基本確定是轉給外方股東了。”上藥集團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與此相印證的是,掛牌信息顯示,對于此次股權轉讓,公司另一方股東先靈葆雅(中國)有限公司不放棄優先受讓權。而且,由于上海先靈葆雅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以及制成品,需向先靈葆雅(中國)有限公司所指定的法律實體進口或出口。按照合資公司章程以及合資合同,如股權轉讓給第三方,需征得合資公司董事會一致通過。
對于股權轉讓的原因,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經營不善,導致連續虧損是重要原因。
聯交所數據顯示,合資公司總資產4.2億元。其中,固定資產1.3億元,流動資產2.5億元,無形資產3233萬元。總負債近3億元。前兩年度,公司營業利潤-131萬元,凈利潤為-131萬元。
“去年賬面上雖然有一些盈利,也主要來自美國總部的貼補。事實上已是資不抵債了。”知情人士稱,合資公司運營十幾年來,股東從未進行過分紅,一直處于投入期。
另一方面,出資單位之一上海醫藥工業有限公司由于自身發展需要資金,也希望能夠拿回當年的投資,盤活資金。在這樣的背景下,外方股東也對中方表達了“要退一起退”的意愿,最終達成這起股權轉讓。
“上海醫藥工業有限公司占30%,他們退了以后,我們拿個15%也沒什么意思,就索性一起退了!鄙纤幖瘓F內部人士說。
先靈葆雅公司是一家跨國制藥公司。1986年,先靈葆雅開始與華合作。1991年以來,其先后在上海、北京、廣州設立辦事處。1994年8月5日,先靈葆雅在上海市醫藥管理局的支持下,與上海醫藥工業(集團)公司和上海醫藥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公司聯手建立了當時上海投資規模最大的醫藥合資企業——上海先靈葆雅制藥有限公司,總投資金額達3700萬美元。
外方獨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此次退出股權,拿回的6632萬元,基本上和14年前的投入持平。
“應該說,這是一筆失敗的投資!贝舜无D讓股權的中方人士承認,合資公司仍處在較長的投入期,股東從未進行過分紅,而且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也看不到轉好的希望。
他同時表示,在合資醫藥企業中,不論合資企業運營業績如何,中方股權的逐步被稀釋直至退出,是“大環境”。
“過去國家政策不允許外資藥企在中國成立獨資企業,外資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必須尋找一個中國合作方。但現在政策允許獨資了,外資企業為了管理的自主性,很多都提出了獨資的想法。”他解釋說。
種種跡象表明,我國醫藥界正涌動著一股合資變獨資的暗流,最早的一批合資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股權方面都已經發生了變化:外方股權比例上升,大都成為企業的最大股東。
此前,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藥公司、上海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北京諾華制藥公司、輝瑞大連制藥公司等一批合資制藥企業都在復制向獨資轉變的模式。
不過,上海醫藥工業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退出合資公司,也是中方內部清理的正常運營。“公司內部正在對各子公司進行綜合評估和整合,該做大的做大,該收縮陣線的收縮!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摘編。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