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冰堯:賣10億件襯衫還是造一架大飛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9:28 中國產經新聞
文/本報評論員 朱冰堯 “Made in China”在一些歐美國家曾經是對產品的貶義稱謂。雖然其中不乏有看輕中國產品的味道,但這與中國貨相對低端、附加值不高有關。勞動密集型的低成本自然不能賺取高科技的利潤。這樣的經歷讓我們飽嘗過“賣10億件襯衫才能換一架波音飛機”的尷尬。 現在,盡管中國的襯衫照舊在美國和歐洲賣,中國的鞋子照舊遍布海外市場,但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已經開始讓我們的“中國造”在國際市場上吃上了苦頭。 一方面,是各國對于中國低附加值產品的各種壁壘限制,另一方面是國外高精尖產品對中國市場的壟斷——我們的所謂“人海”優勢正在被微軟的windows系統等“技術”優勢帶來的潛在經濟“控制”危機隱患所掩蓋。 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指出了技術創新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核心要素。報告在提到2008年的九大經濟任務時,說要“堅持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要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全面啟動和組織實施大型飛機、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等國家重大專項。” 賣10億件襯衫并不值得炫耀,造一架大飛機才可能占據世界經濟潮頭。我國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弱,缺少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一直以來是經濟決策者們的心病。 目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所占比重雖然已經超過了57%,但其中擁有自主產權的產品所占比重仍然比較低。作為彩電出口量第一的中國,關鍵技術我們只掌握了60%,還有40%的關鍵技術在外國手里面,特別是一些重要的芯片技術掌握在跨國公司手里。 另外,一些制造業的行業主要還是依靠高投入,尤其是資源的高消耗來支撐高速增長,以產品的數量擴張和低價來取勝。這種增長方式勢必增長經濟增長與資源之間的矛盾,也是難以維持長久的競爭優勢的。 顯然,靠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一件件縫制起來的“便宜”襯衫賺取“辛苦錢”正在走向死胡同。如今,市場競爭已經從“大魚吃小魚”時代,演進到“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什么最快?是人手的速度快,還是高技術的計算機速度快?結論不言而喻。 但要想從具有上百年歷史的資本主義國家手中獲取技術優勢,無疑是“虎口拔牙”。因此,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就自然成為了必由之路。 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回答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時也說:今后5年“要在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上有新的突破,重點抓好兩個環節,就是擴大內需和自主創新”。通過擴大內需解除增長靠投資和出口的惡性循環,通過自主創新讓我們能夠“四兩撥千斤”。 當然,創新不是一天之內就能從天而降的,國家如果對于所有需要提升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產業加大投入,那也只會是杯水車薪。通過“全面啟動和組織實施大型飛機、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等國家重大專項”,以大項目引導資金、技術和人才向高附加值和高精尖產業轉移,無疑是事半功倍的高明舉措。 據悉,一架大飛機就有300萬到500萬個零件,原航空體系之外的電子、機床、冶金、電氣等工業企業,將有機會給大飛機提供成套設備、成套工程、系統服務。可以看出,大項目帶動的不止是多少個熟練工的就業機會,更多的是高新技術產業鏈的形成。國家把錢用到這些項目上,可以說是“好鋼用到刀刃上”了。 同時,在產業引導上,9731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