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退與破發:一起說說看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1:20 21世紀經濟報道
王爾山 3月27日,星期四,一直開著的電視里似乎一直在說同一件事,那就是今天還有哪一只股票要破發。再聽仔細一點,原來是昨天出現了第一只破發的股票。中午,跑過去看一眼,果然,電視上打出來的標題已變成"某只股票破發在即"。雖然一直沒有認真了解過股票,還被出租車司機批評說沒有進取心,但還是因為最近看過美國一位行為經濟學家的文章,感到情況似曾相識而有所留意。當時他說不要把"衰退"掛在嘴邊,因為那樣對情況毫無幫助。 看來人和人是一樣的,不僅美國人會不停地說,中國人其實也差不多。 還是先看看美國的例子。自從美國政府本月初承認美國經濟出現"衰退",而不是之前所說的"增長放緩"時,突然間,似乎來自各行各業的人,,都開始迫不及待要用事實向其他人證明,美國經濟已經出現衰退,前途一片慘淡。 比如美聯社本周早些時候發表一篇相當長的報道,被美國許多媒體廣泛轉載,有時候還被編輯冠以更具傾向性的標題。我看到的就有兩個版本:一是"美國人民在琢磨:經濟還要跌多遠",二是"衰退:這個深淵有多深",當時還以為是兩篇文章,偏偏又列在"相關閱讀"里面。 在這篇報道里,記者就列舉了各行各業的人士的看法。比如加州一家經營高爾夫球包和其他配件的公司,因為產品是用發泡膠做的,而這種材料源于石油,所以持續上漲的國際油價已經對其造成沉重打擊;另一方面,顧客們的日子估計也不好過。結果,今年頭兩個月,該公司的零售額只有去年同期的1/8,老板只好將20個雇員減少到15個,裁員1/4。老板自己家里也要厲行節約,包括從此一直在家吃飯,不肯在外面餐廳花錢,并且把收費的有線電視也取消了。 統計數字也證明這是一個普遍趨勢:美林指出,截止到2007年年底,消費者可支出收入有36%花在食品、能源和醫療保險方面,創了1960年有記錄以來的新高。 理財顧問們的觀察更糟糕。他們說,從來沒見過那么多為人父母者前來咨詢如何面對成年孩子因為失業而不得不搬回來跟父母住的狀況,或者就是要咨詢怎樣才能省錢。 就連固體廢物處理公司也意識到情況不妙:某市的垃圾數量減少,因為很多人無法繼續承擔貸款的還款壓力而被丟空。同時,在扔出來的垃圾當中,類似家具這樣的家庭用品也難得一見,表明大家都更珍惜自己擁有的東西,不愿輕易更換。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這個時候再來看看這篇報道的第一段:幾個月來,美國人民一直飽受經濟沖擊的折磨——關于就業、汽油價格、房屋貶值、通貨膨脹加劇、美元疲軟以及如同坐上了過山車一樣急速下沖的股市……各種壞消息不絕于耳,令人抓狂。 當然,這個記者不是唯一例外,不然也不會找到那么多人愿意出來表示他們也對衰退有著深刻感受,甚至非常不開心。大約到了這個時候,包括美國政府在內,都開始使用"衰退"一詞。大家就從原來的克制以及"希望自己看錯了,其實可能不是衰退"的心態,轉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千萬別落在別人后面,趕緊站出來,說自己也知道;哪怕不是比別人早知道,至少不會比別人知道得少。 也就是說,現在發生在美國的事情可以當作一個實驗,看看這樣做有什么用,能不能證明行為經濟學家已經警告過的事是對的。他們認為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言論來影響情緒,繼而影響行動。一旦成千上萬人通過相互影響而選擇采取同一個行動,這在信息以光速傳遞的網絡時代不難做到,其影響就不再像是個人行為那么簡單。 就像在經濟本來已經欠佳的時候,突然有人說一句某銀行可能有資金問題,大家很可能就從最壞的可能性去考慮自己的對策,也就是傾向相信這個銀行真有資金問題,然后趕緊要將資金提取出來,形成所謂的擠提。這個時候,哪怕這個銀行本來沒有資金問題,也將突然面臨資金問題。同樣,"衰退"也是可以通過不停地說而改變大家的想法和做法,最終對大局產生不可小覷的影響。 當然,發生在中國的情況也可以成為一個實驗,且看如果所有人都在說破發在即,對市場會產生什么影響。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