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評:解決物價問題須為民至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03:32 中華工商時報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一篇宏觀預測報告認為,2008年的CPI將達到6.51%,其中第一季度的CPI可能會超過7%,成為最高點。此前,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統計,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春節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2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同比上漲8.7%,創出11年以來的月度新高。 溫家寶總理在其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防止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是今年宏觀調控的重大任務。這里所謂“重大”,至少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表明自去年以來價格上漲的形勢非常嚴峻,2007年全年CPI漲幅達4.8%,為1996年以來的年度最高漲幅,不僅突破了2007年年初提出的控制在3%以內的目標,也遠遠高于2006年1.5%的實際漲幅。形勢如此,的確事關重大。其二,今年的情況確實特殊,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確實很大,在此背景下,能否防止因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而影響經濟發展全局,能否完成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的預期目標,任務極為重要。 既然是重要任務,政府該如何出招去破解難題呢? 我們認為,當前解決物價問題第一要講一個“快”字,F在的物價每天都在漲,老百姓“開門七件事”每天都在受影響,等不起,拖不起。人們已沒有更多時間聽專家學者在那里細細地分析物價上漲的原因究竟是“翹尾因素”,還是雨雪冰凍災害的影響,或者是部分食品供給不足、國內外成本推動和資源價格調整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人們最期待的是政府的行動,最希望政府有關部門盡快拿出有力措施,把物價穩定住,降下來。 其次,解決物價問題要講一個“準”字,即要增強政策措施的針對性,增強政策措施的有效性。比如,春節前夕政府曾對部分商品價格采取了行政干預的手段,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從長遠來看,調控物價究竟該用“有形之手”,還是該用“無形之手”?二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怎樣協調,調控方式應該怎樣改進?又比如,針對目前豬肉、食用油等農副產品的供應問題,我們該建立一種什么樣的農產品生產和價格的穩定機制,從而既能保證農民收入的穩定提高,又有助于促進工農產品比價關系平穩調整和市場價格的穩定?總之,必須找準辦法,才能解決問題。 最重要的是,解決物價問題一定要確立“為民至上”的執政思路。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日前在某論壇上認為,“防止務工收入的過快上漲,降低勞動力成本所推動的通脹壓力”是抑制物價的過快上漲的辦法之一。此言一出,立刻招來罵聲一片。為什么人們不滿意?因為,物價上漲對普通勞動者特別是低收入群眾生活影響最大,且不說勞動力成本對價格上漲究竟影響有多大,作為政府官員難道不明白“以民為本”的意義,難道做不到“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嗎?對物價問題,只有憂民所憂,思民所思,才是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才能保障民生、改善民生。(26A3) 記者: ■本報評論員高初建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