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型成政府改革目標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14:14 中國產經新聞
本報記者 李金玲 實習記者 王超報道
3月15日上午9時06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高票通過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準了新時期以來的第6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為27個。 專家普遍認為,國務院這輪機構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礎上的繼續和深化,體現了積極穩妥的指導思想。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部副主任王偉教授評價稱,這表現出了決策層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決心。可以預見,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在各級官員的思想中將更加強化。 順應市場經濟規律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國有資產研究中心主任高梁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政府機構的調整,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政府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需要。高梁說,目前的政府,還保留著許多計劃經濟的痕跡,管理國有企業、管理微觀經濟的機構多了一些。另外,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單獨設立了一些機構,例如計生委。這樣的體制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所以改革也是順理成章的。 高梁說:“機構精簡體現了節約。而服務型,是一個轉變觀念的問題,在十六大報告上提出政府的職能有4條:社會管理、社會服務、市場監管、宏觀調控,政府的社會管理還是多一些,建立服務型政府就是強調要轉變觀念。此次政府機構改革的目標是明確的、是堅定的,改革的成敗關鍵還是在于每個部門貫徹執行上。” 對于此次改革沒有組建大金融部時,高梁說,經濟管理應做到以宏觀管理和市場監控為主,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微觀經濟可以放手不管,對微觀經濟要有放有管。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做到真正地、徹底地取消對微觀經濟的管理,“政府都是根據經濟發展階段和具體情況而定的,而不能一味照搬別的國家。”高梁說。 積極探索 循序漸進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適時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湖南代表團第九次全團會議上指出,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推行“大部門制”需要一個積極探索、循序漸進的過程。 按照方案,此次改革新設立了5個大部,專家在解讀該方案時表示,組建5個大部,有利于改善民生。這次新設立的5個部,幾乎都與民生密切相關。交通運輸部與人們的出行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人們的就業有關,環境保護部與人們的生活環境有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人們的住房有關,工業和信息化部也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關。這次“大部制”改革,加強了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部門,體現了以改善民生為重點。 高梁指出,政府改革還關系到各個部門的利益,如何解決部門的利益是一個難題。“從中央的部委到地方政府精簡,是一個從上到下的過程。精簡的目的是有助于社會服務的到位,解決政府失位和缺位的問題,建立一個真正高效、廉潔的政府。建立公務員隊伍的選拔、教育、評價、監督、淘汰的機制,更要解決公務員的心態問題,要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官能民。” 高梁說:“一個政府完全解決職能交叉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做的是如何在現有的架構下,建立有效的分工合作機制,才是更重要的。見事不要推,要協同合作。領導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地去承擔責任。”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