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花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03:50 第一財經(jīng)日報
追逐了近十年軍裝、軍帽、軍用挎包和燈芯絨面的北京鞋之后,弄堂里的小阿飛開始易裝了:高領襯衫(而且是花襯衫)、喇叭褲、飛機頭和太陽鏡(很快它就被貶稱為蛤蟆鏡);最扎臺型的,則是一架便攜式收錄機,謂之“四喇叭”。 三個、五個奇裝異服男女,圍著因為太炫耀而愈加锃亮的四喇叭,在街頭逛、在水邊遊、在公園的綠樹蔭里跳扭屁股舞……這種時髦,似乎活了大半輩子也依然是他們不懈的時髦——步入中年晚境的他們,如今照樣把便攜式收錄機擺在地上,清晨跳扇子舞,黃昏跳交誼舞……他們的玩法,跟以軍裝、軍帽為時髦的那代人如今在重陽節(jié)晚會上大唱樣板戲實出一轍。 那時卻批判和全盤否定著樣板戲。可九吋頭的電視機里,恢復放映的京劇電影《節(jié)正國》更“戇頭戇腦”。伸縮天線轉來轉去,還是免不了亮相造型在黑白熒屏上全都歪扭著。即使這樣,弄堂口那臺里委會的電視機前面,每晚也總是有三五十個老少圍著看。相對于“四喇叭”,當時“九吋頭”似乎更大眾,一下子人們就離不開它了。 “立體聲”這個詞伴隨“四喇叭”來到了唇齒間。它要比“四喇叭”更加時髦,也要比“四喇叭”放送的立體聲更加時髦。這個詞訓練聽慣了拉線廣播的耳朵,從喧嘩里重新分辨世界。就因為聽說了“立體聲”之類的時髦概念吧,有人對“九吋頭”單調的黑白世界也不滿意起來。為啥就不能有視覺的“立體聲”? 于是,有一天,弄堂里來了叫賣能夠把電視機弄成彩色的騎自行車的人。我記得,騎車的那個人醬紫臉龐,戴過時的舊軍帽,穿褪色的中山裝,褲管上夾著木頭晾衣夾。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自行車車把上,掛了一架時髦的“四喇叭”,他的叫賣聲被這架“四喇叭”持續(xù)“立體”著。他掛在自行車車把另一頭,印有“上海”字樣和國際飯店圖案的人造革挎包里,是一卷卷塑料紙,當初叫“玻璃紙”。就是這“玻璃紙”,要讓“九吋頭”看起來“立體聲”。 透明的五顏六色,條狀分布于裁剪成9英寸大小的一卷卷“玻璃紙”。黑白熒屏只需遮上這種異想天開的“玻璃紙”,電視圖像就彩色起來了。只不過,譬如,“玻璃紙”覆蓋下的節(jié)正國或打入敵營十八年的“共軍臥底”,褲腿是紫色和藍色的,褂子或健壯的赤膊是黃色和綠色的,并且會有橙色和紅色的腦袋…… 然而,畢竟變黑白“九吋頭”為彩色電視機的這種自欺欺人是又一個新花頭。只要是新花頭,小年輕們馬上就接受它、追捧它,“玻璃紙”立即在弄堂里風行,成了當天小小的時髦。它是否也訓練眼睛去重新看待和分辨這世界? 正是在醬紫臉龐清空了他的人造革挎包,關掉“四喇叭”騎車離去,“玻璃紙”弄得弄堂里臺臺“九吋頭”五顏六色的那一天,人們被告知,一個新年代正式到來了。央視播音員說出“八十年代第一春”的那張嘴變成了綠色。坐在板凳上看著那張“綠嘴”,我就覺得,她那個說法可真夠時髦的。 (詩人、專欄作家) 陳東東
【 新浪財經(jīng)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