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工業發展變速轉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3:21 中華工商時報
力推集群模式替代項目模式發展產業鏈條形成規模經濟 對于正在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珠海市來說,剛剛頒布的《關于加快工業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意見》,意味著這個珠三角“后發”城市已經變速轉向。據悉,珠海市將通過集群產業政策的調整,來推動工業經濟由過去粗放型的“項目模式”,轉變為以支柱產業為龍頭延伸產業鏈條的“集群模式”。 在這個《意見》中,電子信息制造、石油化工、游艇制造等八大產業集群成為珠海市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重點。 該市經貿局局長牛敬就此稱: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今天珠海工業發展的規模。傳統工業發展的粗放型模式在一定時期對經濟發展起到過積極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數量、速度,輕質量、效益,自由無序發展導致項目分布較散,產業基礎較薄弱。而初期的招商引資門檻過高,限制了一般創業群體,也把產業配套的萌芽拒于產業發展的土壤之外。對于珠海的經濟發展,僅僅依靠幾個大企業支撐的產業體系是脆弱的。 目前,珠海發展所面臨的就是如何克服發展慣性,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特別是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面對日益嚴峻的問題,2007年,珠海市委、市政府組織考察團赴蘇州、廈門等地考察,出臺了促進園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策。隨著工業園區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培育特色產業、進行集約化發展的課題也提升到議事日程上來。而隨著全市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推進,工業經濟逐漸呈現出集群化發展的態勢。順應市場的趨勢,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思路。 《關于加快工業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意見》將電子信息制造、家用電器、石油化工、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印刷及辦公自動化耗材、軟件、裝備制造、游艇制造八大產業集群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點,從發展單個項目到追求發展產業鏈條形成規模經濟。 據稱,這是珠海工業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重大產業政策跨越。《意見》提出珠海產業集群發展和相關服務體系的建設分兩步走,即到“十一五”期末,全市產業集群實現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5%以上,培育出6個產業集群特征明顯的集群,2~3個廣東省認定的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初步形成功能較完善的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到“十二五”期末,全市集群總數達到8個,省級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5個,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和產業集聚力、輻射力進一步增強。 該《意見》強化了政府對產業集群的政策扶持、財政支撐力度。從今年起,珠海市將工業發展資金從原來的每年2000萬元增加到4000萬元,重點用于扶持產業集群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中心的建設;將原來的2000萬元財政保證金同時提高到4000萬元,加強“四位一體”的擔保體系對企業融資的支持。這也是珠海發展工業經濟以來,財政支持工業發展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 記者獲悉,珠海市認為:在對產業集群的扶持發展中,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政府財政保證金的投入,主要用于引導和促進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而為推廣政府、銀行、擔保機構、企業“四位一體”的模式,珠海市安排產業集群行業擔保風險金由5%增加到10%,提高了企業抗風險能力。 為積極引導產業集群關聯企業、項目集中布局,該《意見》規定:按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優先安排集聚區的土地、資金等要素的供給;自2008年起至2012年止,對產業集群集聚區內的主導產業和關聯產業建設項目,免收基本建設方面的地方性行政規費;對新引進的產業龍頭企業、集群發展關鍵技術或配套的項目,自動工興建起10年內,提取該項目地價款的50%,以貸款貼息、科技投入等方式支持企業加快發展。(10D1) 記者: ■本報記者趙民望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