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要轉身:像“挖煤”一樣“挖文化”[圖]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 07:29 經濟參考報
2008年1月中旬,在山西省太原市召開的山西省兩會上,時任山西省代省長的孟學農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像重視煤炭產業一樣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 此言一出,引起參會的諸多代表委員同聲叫好。確實如此,長期以來,作為山西第一大優勢的煤炭產業如一把雙刃劍,讓山西人為之高興也為之心痛;而文化資源則作為山西的第二大優勢資源,山西人一直為之驕傲也為之心酸。 也正因為此,在這個連日大雪的冬季,煤炭大省山西正在謀劃著艱難轉身。 山西喬家大院游人如織。陳帆攝挖掘一噸煤的代價 煤炭,也被稱為“黑金”。在山西,多年來煤炭產量占全國1/4,煤炭給山西帶來滾滾財富。 數字顯示,2000年,山西省財政收入接近200億元,2002年290多億元,2007年1200億元。幾年時間,山西財政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同時,煤炭也造就了一批“煤老板”,他們購豪車、買豪宅,一擲千金的“豪氣”讓國人為之矚目。 但是,在山西省“兩會”上,如山西省副省長牛仁亮所說:“煤炭產業是一把雙刃劍,山西富是靠煤炭,可一味增加煤炭產量,不是辦法,帶來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它帶來了礦難,污染了我們的環境,給老百姓的身體帶來了損害。” 煤炭的代價也可以用數字來表示。兩年前,國家發改委和山西省組織的煤炭可持續發展專題調研顯示,生產一噸煤付出的代價算起來令人觸目驚心: 國有煤礦每采出一噸煤平均實際動用2.5噸的煤炭儲量,每挖一噸煤損耗2.48噸水資源。山西每年挖五億噸煤,使12億立方米水資源受到破壞,這相當于山西整個“引黃工程”的總引水量。另外,平均每生產一億噸煤造成水土流失面積約245平方公里。 山西省水資委的一份資料顯示,在山西省煤炭主產區的大同十里河和口泉河、懷仁小峪河、朔州七里河、陽泉桃河、孝義兌鎮河、左權清漳河、晉城長河已經斷流,而素有山西母親河之稱的汾河也失去了往日的風韻。2006年監測斷面數據顯示,汾河有66%已經成為劣五類水質,自太原以下的水體完全失去了生態功能。 20多年大規模煤炭開采,造成山西部分礦區土地塌陷、崩塌、泥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以2002年為基年進行測算,近年來,山西煤炭開采每年造成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及地表塌陷等損失折合人民幣300余億元,即每生產一噸煤需要付出70多元的隱性代價。 因為煤炭所造成的煤煙型污染,山西成為全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省份。一度,在國家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全國3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里,山西獨占13名,而且包攬前五名。 不僅僅如此,煤礦事故頻發,礦工為此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帶血的煤”嚴重影響執政形象,讓煤炭主產區各級黨委和政府承受著巨大壓力。 據統計,2007年,山西省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九起,死亡251人,其中煤礦事故就有七起。重特大事故多發成為山西省安全生產的重點、難點。一樁樁重特大事故,嚴重損壞了山西的形象,給山西人民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痛。 不穩定、不和諧、不環保、不安全、不可持續發展的“難題”在山西因煤而生。 積淀了千年的文化 如何破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山西省明確提出,“文化資源是綠色資源,文化資源是越挖越多的資源,文化資源是越用越充分的資源。” 報告得到眾多代表委員的認可。討論時,山西省政協委員、山西出版集團總經理齊峰說:“我們不僅僅要挖煤,還可以做別的事情,即開發利用一些可以永續利用的資源。我們有老祖宗留下的貨真價實的文化旅游資源,外省沒有還能造,我們有為什么不能好好開發利用?” 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一直是山西人的驕傲。 在關公故里山西運城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十年文明看深圳,百年文明看上海,千年文明看北京,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五千年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給這塊土地留下了大量瑰寶和豐厚的三晉文化積淀,被譽為中華文明的“主題公園”和“歷史建筑藝術博物館”。 在山西,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1處,占全國總數的11.5%,雄居全國第一;史前文化遺存豐富:已發現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260余處,數量居全國第一,而且早中晚期自成序列;古代建筑冠居全國:遼金以前的木結構古建筑多達100余處,占全國目前保存下來的同期木結構建筑的72%以上;長城關隘連綿不斷:現存戰國至清代長城2500多公里,涉及戰國、漢、隋、宋、元、明、清等朝代,是我國保存長城朝代跨度最大的省份;民居城池聞名中外:山西現存古代城池和民居遺存1356處,元代以來完整的北方民居實例和典型的黃土高原窯洞民居群落,在全國占有顯著地位…… 另外,山西還是民歌的海洋、戲曲的搖籃,民俗文化在全國獨領風騷。同時,山西地處華北,表里山河,五臺圣境之神秘、北岳中條之雄奇、根祖廟堂之滄桑、晉商大院之幽深、黃河氣勢之磅礴…… 山西省長孟學農用三個空間來形容山西的三個基本省情:煤在地層深處,在我們腳下;文物在地面,在我們身邊;而污染在天空,在我們頭頂。 盡管積淀了千年文明,盡管煤炭對山西的破壞已經開始大于貢獻,但正如孟學農在初到山西后感受的一樣:“大家對煤炭多有抱怨,對文化旅游引以驕傲,對環境污染非常擔憂。但實際工作中似又相悖:對多有抱怨的事做得很多,對引以驕傲的事關注較少,對非常擔憂的問題危機感不深。我有一種這樣的隱憂:長此以往,污染成了我們的形象,文物成了我們的點綴,煤炭成了我們的怪圈。” 轉型將潛力無窮 可喜的是,幾年前,一些山西人開始意識到文化的積極作用,在發展文化產業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 記者了解到,從2003年起,山西將目光向內,挖掘山西本地特色文化——晉商文化,創作出一批文化精品,推動了文化體制改革,帶動了文化產業發展。 在山西創作的諸多精品中,尤其以舞劇《一把酸棗》、話劇《立秋》和晉劇《傅山進京》惹人注目。這三部“晉味”十足的大戲,巧妙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要素,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走出了一條地域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之路,而且還多次赴法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演出,在海外掀起了“山西特色文化熱”。 2007年11月中下旬,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帶著自己的舞劇《一把酸棗》在俄羅斯演出。作為俄羅斯“中國年”演出的壓軸劇目,每場演出都吸引了上千名俄羅斯觀眾觀看。在喀山首場演出結束后,俄羅斯觀眾全體起立,和著音樂熱情地鼓掌、喝彩。 山西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山西藝術職業學院院長李力告訴記者,去年以來,《一把酸棗》已經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進行了公演。在澳大利亞公演時,原計劃演出七場,后應廣大觀眾的強烈要求又加演了四場,共演出11場,觀眾近8000人。演出后,當地主流媒體分別以“中國精髓舞技傾倒觀眾”、“悉尼觀眾大飽華夏文明眼福”等為題進行了大篇幅報道。 這些文化精品的出現,使山西一改過去“煤黑子”面貌,樹立了“有文化”、“講誠信”的新形象。更直接的表現是,山西的多部文化精品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據山西省統計局統計,2006年山西省旅游總收入達428.39億元,比上年增長46.71%;2007年前11個月,旅游總收入達545.8億元,比上年增長37.4%。 經過幾年的探索,“挖文化”似乎已成為全體山西人的共識。“文化產業在山西還是潛在產業,亟須變成山西的支柱產業。”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旅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政協委員李永寵告訴記者。 但正如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梁濱所言,山西發展在全國排名靠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操作粗放,“這和挖煤有關系,因為挖煤容易,別的沒有資源的省只能逼上梁山搞好其他產業,我們山西對煤炭很依賴。” 而發展文化產業,則是一門“精細活”,需要政策的積極帶動,需要前期大量的資金投入,需有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創作熱情的文化人…… 記者了解到,為推動山西發展文化產業,今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編制山西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抓緊制定山西省文化產業扶持政策,推動全省文化產業園區、基地、企業建設和發展,打造一批富有山西特色、具有一流競爭力的文化精品;支持山西報業、出版和廣電集團做大做強;促進文化產業與旅游、體育、教育、科技等行業聯動發展,形成新的文化產業發展格局,提高文化對經濟發展貢獻的比重。 煤炭山西轉身文化山西,困難依然重重,但我們還是有理由相信,只要有政策,有人才,再加上山西本身的資源,轉型的潛力將無窮盡,一個“文化新山西”將呈現在人們面前,不僅為山西人民造福,而且可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