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構性理財 天使與魔鬼同在(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04:10 華龍網-重慶晚報
原因 據招行重慶分行理財師高承佳介紹,出現零收益的理財產品大多為浮動收益型、掛鉤型結構性理財產品。比如,市民陳先生購買的那款理財產品,就是一款掛鉤H股的結構性理財產品。該理財產品與建設銀行(0939.HK)、中國人壽(2628.HK)、中銀香港(2388.HK)和招商銀行(3968.HK)掛鉤,產品到期收益取決于4只股票從2006年12月28日到2007年12月19日間的漲幅,計算公式為:16%-(漲幅最高者的漲幅-漲幅最低者的漲幅),如果為負,則收益為零。這4只股票中,漲幅最高的是招商銀行,為96.25%;漲幅最低的是中銀香港,為-2.62%。由此計算:16%-(96.25%+2.62%)=-82.87%,則最終收益為零。 在資金運作上,這類理財銀行并不是將本金拿去炒股,而是將極少一部分資金投資于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比如,100%保本的結構性理財,銀行先是拿低于97%的本金去買一個零息債券(假定買2年期的面值100元零息的債券,目前價格只要97元)。這樣,銀行手里就會多出3元錢。于是銀行就會把這3元拿去購買掛鉤標的的期權等衍生工具。如果到期時,這3元增值到15元,那么這款理財的實際收益就是15%;如果,運作不好,這3元虧掉了,那么這款理財的收益就是零,投資者只能按約定拿回100元本金。對于像95%保本、90%保本等等,銀行運作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天使與魔鬼同在 雖然一亮相就打了一個敗仗,但結構性理財的優勢還是客觀存在的。從近幾年的運作看,結構性理財作為國外理財市場非常成熟的一個品種,國內許多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理財的表現都要遠遠高于定期儲蓄、國債等投資工具。同時,經過幾年的發展和經驗積累,銀行設計結構型理財產品更加成熟,更有針對性的選擇投資者熟知的掛鉤標的,比如收益與匯率掛鉤、與股票掛鉤等等。 比如,如招商銀行2007年5月推出的1年期08中國系列之高折價H股表現聯動人民幣、美元理財計劃,關聯的四只股票均已發生觸發事件,投資者到期獲得12%和21%的收益,遠遠高于3.87%和3%的利息收益。 當然,如果掛鉤的標的選擇不合理,市場變化超過預期(比如,去年H股大漲,2008年又爆跌),結構性理財出現零收益,或負收益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可以說,結構性理財是一把“雙刃劍”,天使與魔鬼同在,關鍵要看銀行怎么設計和投資者如何選擇了。 支招 如何挑選結構性理財產品 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是銀行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充分結合金融市場的表現,利用對己有利的因素博取較高收益的最佳選擇之一。 首先,投資者應仔細了解這類產品的本金保證比例和掛鉤標的,出現最低收益的概率大小,評估自己是否能夠承受產品的本金風險程度;其次,結合金融市場的基本情況來分析和預期掛鉤標的可能的表現,評估產品可能的收益;第三,應咨詢銀行理財經理,獲取掛鉤標的近期的市場表現情況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切莫過多相信歷史收益,或以歷史數據倒推出來的收益。 銀監會 理財產品買者風險自擔 銀行有責任提醒投資者 今年初,銀監會有關負責人曾提醒投資者:“銀行理財≠儲蓄存款”。雖然銀行理財產品相對股票、基金更為穩健,但本質上是金融投資產品,不是儲蓄存款。是投資就必然有風險,理財產品購買者要承擔“買者自負”的風險。即使是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也可能存在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同時,該人士還指出“賣者也有責”。“賣者的責,核心之一就是風險提示,把風險說清楚,不能誤導客戶預期收益就是保證收益”。 文/劉定云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