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于軾:煤電聯動不是出路 應放開上網電價限制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00:10 21世紀經濟報道
特約記者 楊愛倫 雪災過后的各方面總結陸續展開。關于雪災中凸現的電煤供應短缺問題,一些評論認為其反映了“煤電未聯動”的窘境。在雪災之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五大電力集團就已經三番五次地提出要求啟動煤電聯動。在政府不愿意放開對電力價格限制的前提下,煤電聯動被看成幫助電力企業緩解原材料成本上升壓力的途徑。為此,本報特約記者專訪了經濟學家茅于軾,就中國煤電體制的問題及應對方案進行了交流。 應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21世紀>:今年雪災導致的電荒,暴露出了很多煤電領域的問題。可以說惡劣的天氣是個導火線,而其背后是長期以來中國煤電體制存在的一些弊端。您同意這樣的觀點嗎? 茅于軾:確實如此,“市場煤”和“計劃電”之間的矛盾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當然雪災的影響也很大。 <21世紀>:為解決電煤供應的問題,國家發改委自2005年開始推動煤電價格聯動機制,電廠可根據煤價的上漲情況,適當上浮電價,這是解決矛盾的出路嗎? 茅于軾:煤電聯動不會是出路,煤炭的價格應該根據煤炭市場的供需來定,電價應該根據電力市場的供需來定,原本是兩個市場,怎么聯動? 如果忽視電力市場的供需信號,不把上網電價放開,就會導致社會經濟效率低下。即使在雪災發生之前,我們已經看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 上世紀90年代電力過剩時,電價不能降,導致大量電力的浪費。而前幾年電力緊缺時,電價又不允許升,結果只能采取拉閘限電的辦法,這對生產企業的損害相當大。 惟一的出路是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放開對上網電價的限制。在電力的發、輸、配、售四個環節,后三個環節是電網壟斷的,但是我們在發電環節完全可以借鑒外國電力行業運作經驗,建立交易市場。 煤炭價格機制需進一步理順 <21世紀>:目前煤炭的價格機制合理嗎? 茅于軾:煤炭市場的價格體制也有待進一步理順。國有大煤礦缺乏效率,小煤礦占整個煤炭市場的40%,他們的參與降低了煤炭的價格。當然,需要更好地管理小煤礦的運行,尤其是在安全和環保兩方面。但是簡單的關停小煤礦的政策只能降低煤炭行業的效率。 此外,現在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煤炭成本的外部性。目前的煤炭價格是沒有把對環境、社會和居民健康等方面的成本計算在內的。長此以往,對于調整能源結構、提倡節能環保、發展可再生能源等都是很不利的。 <21世紀>:煤炭是中國發展的能源之本,中國70%的能源來自煤炭。推進煤炭價格改革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么樣的沖擊? 茅于軾:資源價格上升是會對經濟有沖擊的。但這也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事,煤炭雖然是我們的能源基礎,但它也是一種數量有限的自然資源。這個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也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煤炭的價格上升對于調整能源使用的積極意義。這樣大家就會有更多的積極性來節約能源。此外,替代能源的發展也是很有潛力的。我個人很看好風電,它的在價格競爭力也已經逐漸開始顯現。 <21世紀>:最近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很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盡量避免煤電價格體制改革對于社會造成的壓力? 茅于軾:這里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通貨膨脹的問題,就是錢的過剩導致錢不值錢,這需要通過貨幣政策來治理。煤炭價格上漲并不是通貨膨脹引起的,而是價格結構在發生變化。這就不是現在的價格是太高了還是太低了的問題,而是現在的價格是不是正確,這只有根據市場供需來調節。 物價上漲是會對農民和低收入人群造成壓力,這個可以通過調控CPI水平,提高生活保障線來實現。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