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失控股權 誰打垮了張繼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5:41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2月的濟南依舊寒氣襲人,三聯商社的彩旗在冷風中獵獵作響。在濟南最繁華的泉城路商圈,三聯商社的大門前依然人流如織。但隨著2700萬股股權易手,這家著名的家電連鎖企業,即將迎來新主人。 從1985年下海經商開始,張繼升和他的三聯已經走過了23年。23年是個很長的時間概念,長到足以讓一個人在綻放出耀眼光芒后,又歸于黯淡。 濟南之行,記者追逐的,正是這個從平凡到耀眼,而后歸于黯淡的財富故事。 本報記者 李偉銘 濟南報道 敗因調查{1} 重組鄭百文 留下后患 2003年,三聯商社通過重組鄭百文借殼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專業家電連鎖上市公司,比蘇寧、國美都要早好幾年。但三聯集團是在付出巨大的時間、金錢代價后,才完成這次重組的。 1985年,張繼升以濟南市社科院老師的身份,接手了負債累累的濟南無線電三廠。他利用廠房和工人,加上多方努力找來的200多萬元農民投資,以及來自科研機構的智力資本,三方按照股份制的形式組建了三聯———這就是三聯集團的前身。 說到三聯商社,就不能不提到臭名昭著的鄭百文。公開資料顯示,在1999年破產的鄭百文有效資產不足6億元,虧損卻超過15億元,拖欠銀行債務則高達25億元。 早在2000年12月,三聯集團即宣布入主鄭百文,但鄭百文重組歷經3年才最終成功。2003年7月18日,鄭百文改名三聯商社重新上市。三聯商社將賴以起家的家電零售業務搬到了上市公司,總計2.5億元的資產置換,幫助鄭百文實現了重組后第一年的開門紅。2003年三聯商社年報顯示,當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8億元,實現主營業務利潤9367萬元,完成凈利潤3113萬元,與上年相比分別增長41.82%、27.21%和49.65%。 然而輝煌太過短暫,僅僅一年時間,三聯商社的業績便持續“縮水”。記者查閱公司近幾年年報發現,2004年~2006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2.9億、20.8億和17.9億,凈利潤分別為3562萬、2371萬、116萬。短短3年時間,三聯商社收入、凈利潤都出現大幅下滑,這也直接導致其股價一蹶不振。 “集團幾乎投入了所有的資金與資源,才保住了鄭百文的上市資格。然而當集團想要賣出所持流通股時,股價卻又一直低迷。”三聯集團一位管理層說,鄭百文留給三聯商社的,自始至終都是沉重的負擔。 敗因調查{2} 固守山東 錯過最好擴張時機 從開店的范圍上看,三聯商社至今仍然沒有離開山東一步。在河南、河北、黑龍江等地區開設的連鎖店均不是直營店。業內普遍認為,三聯商社固守山東與三聯集團掌門人張繼升有很大關系。 零售主業步步萎縮 三聯商社最大的旗艦店地處濟南市中心泉城路,這里屬于當地的繁華商業圈。連續幾天記者在該店看見,前來買家電的顧客絡繹不絕,特別是周末的人氣更加旺盛。 但旺盛的人氣并不能挽救三聯商社的頹勢。自從國美、蘇寧等家電巨頭紛紛殺進山東跑馬圈地后,三聯商社原來的地位很快被動搖,原本的市場份額逐漸被外來者蠶食。蘇寧從2003年進入濟南,至今連鎖店已經擴張到5家,而在整個山東則是25家分店。國美的數量更多。“我們在濟南已有8家直營店,周邊還有7家。不過青島的分店已經超過了10家。”2月20日,濟南國美廣宣部經理楊光告訴記者。 今年1月1日,大商電器也采取與百貨商場聯手的方式殺入濟南。顯然,“買家電,到三聯”早已不是濟南市民惟一的選擇。 利潤稀薄的特許加盟店 與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巨頭相比,三聯商社的開店方式也不相同,其連鎖店由直營店和特許加盟店共同組成。 數據顯示,三聯商社有近200家門店,但這些門店絕大部分都以加盟和特許連鎖的形式存在。記者在濟南街頭發現,這些加盟和特許店大多只有一個門面,經營規模小得可憐,跟國美、蘇寧的直營店無法相提并論。 這些加盟店并沒有帶給公司多大好處。三聯商社2006年中報顯示,當年上半年獲得的特許權使用費只有區區20多萬元,而2003年上半年的特許權使用費有近200萬元。 押寶“第三方物流” 在2001~2005年中國家電流通業發展的黃金時期,當國美、蘇寧等家電零售巨頭紛紛在全國范圍跑馬圈地時,張繼升卻按兵不動。 “三聯不是不能跑馬圈地,而是壓根兒就沒想。”據從三聯跳槽到另一家家電巨頭的原三聯管理層王棟(化名)回憶,在集團的一次內部會議上,張繼升說:“現在有些企業在全國跑馬圈地,到處開店,在此我們不去論人家的是與非、成與敗,但我認為至少不符合三聯現在的發展思路。” 早在2001年,三聯家電如日中天的時候,張繼升就大膽斷言,勞動密集型的家電銷售將是“沒落的產業”,遲早會被更先進的如電子商務淘汰。張繼升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他認為更先進的“第三方物流”上。然而結果并非如他所愿,而三聯商社也錯過了最好的擴張時機。 “放在幾年前,三聯商社的資源和實力并不比國美、蘇寧差,但關鍵時刻走錯了一步。時過境遷,三聯想回頭追也趕不上了。”王棟說。 敗因調查{3} “多元化”成為資金無底洞 傳說鼎盛時期的三聯集團涉足了170個產業。“三聯的每一個板塊看起來都很不錯,但綜合起來,要想把所有板塊都做好,難度太大。”2000年下半年,瀛海威創始人張樹新如此忠告三聯———三聯今天的黯淡似乎驗證了張樹新的預言。 相關報道: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