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分析]鐵礦石"運費補差"談判何時了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 08:16 經濟參考報
北京時間18日晚間,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正式宣布,它已與日本最大鋼廠新日鐵公司和韓國浦項公司確定了2008年度海運鐵礦石“首發基準價”,價格漲幅為65%。這一漲幅基本在市場行情及市場機構的預測范圍之內。 寶鋼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寶鋼如何看待此一價格,還在商討研究之中。但據業內人士判斷,中國鋼廠將按照慣例“追隨”這一價格。但澳礦在談判一開始就強硬提出的“到岸競爭力”問題,是否能在日韓鋼廠首發定價中了斷,目前還值得觀察。 日韓定價: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日本新日鐵聯合韓國浦項與巴西礦業巨頭確定新一年度全球鐵礦石“首發價”的消息,來得較為突然。 不少市場人士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起3年前“新日鐵—淡水河谷”大漲71.5%的首發定價。當時曾經引發了中國業內對于鐵礦石進口依賴的憂思。 經過又一年的“價格追隨”,到了上一年度中國鋼廠終于奪得了礦價的首發定價權,顯示了價格談判的實力和水平。而在今年的談判中,首發定價再次落在日本鋼廠頭上。 自從去年11月底進入預談判之后,市場對新一年度礦價談判的關注點始終停留在中國身上。相關消息不斷傳出:中國鋼廠與全球三大礦業公司的談判進展較為緩慢;雙方分歧較大。而日本方面顯得十分“低調”。 鋼鐵問題專家賈良群認為,日本鋼廠定價,既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今年談判的難點基本集中在中國方面,包括現貨價格高企、海運價格大幅波動。而日本方面沒有國內現貨市場的“直接對照”,同時其維持現有長期協議礦的意愿最為強烈。在這種情況下,由日本鋼廠聯合韓國浦項定價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到岸競爭力”依然是“未了之事” 記者在相關消息發布的第一時間電話采訪了寶鋼集團副總經理戴志浩,他說,新出臺的首發價格表明了日韓鋼廠與巴西礦業巨頭對市場的共同判斷。至于寶鋼如何看待這一結果,“目前正在商討研究之中”。 但據多位鋼鐵市場人士的分析判斷,按照以往的慣例,中國鋼廠將會“追隨”日韓鋼廠的首發價格。從價格漲幅來看,雖然在業內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基本還是“落”在市場實際走勢和全球主要機構此前的預測范圍之內。 據鐵礦石問題專家、亞洲資源公司總經理劉永順等市場人士分析,日韓鋼廠的首發定價看來還不是今年礦價談判的“結束”。因為今年談判中最受關注的“澳礦到岸競爭力”問題尚未觸及。 澳礦到岸競爭力的由來是:由于澳礦運費比巴西礦低,而且隨著運費暴漲,此種差距不斷擴大,這樣就使得澳礦在實際到岸價上顯得過于“便宜”,與印度礦等以現貨形式發售的礦石存在明顯的價差。澳礦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求“合理”的補償。在此前多年的談判中,一直提出這一問題。而在今年的談判中,這一問題再次以“前所未有的強硬方式”提出。 劉永順說,由于中國國內鐵礦石現貨價格連年維持與長期礦之間的巨幅“價差”,礦石需求表現出“剛性的特征”,所以澳礦的“補償要求”是不會輕易打消的。況且目前澳礦的兩大巨頭——必和必拓和力拓“合并案”正在以一種復雜的“拉鋸”方式在推進,“到岸競爭力”談判估計還會繼續下去。 但另外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澳大利亞礦商可能不會在今年的談判中爭一時短長,而是在產業整合等戰略性運作中“徐圖之”。運費補償等等問題繼續談下去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從目前情況看,最多只是一種“不會傷筋動骨”的利益平衡手段。 以“客觀的態度”超越“一時得失” 據賈良群等業內人士的觀察,經過多年鐵礦石市場波動的“磨礪”,國內相關業界對年度礦價談判已經有了一份平常心和“客觀的態度”。 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相關人士在年度談判開始之前就表示,供求關系決定市場,要以平常心看待包括鐵礦石在內的大宗進口商品國際市場行情的波動。客觀地說,除了如供應的壟斷集中等某種程度的人為因素,進口價上漲原則上體現了供求關系的變化。 賈良群等業內人士認為,每一年度談判結果的好壞是相對的,只是“一時得失”,而且上一年如果談得成功,下一年的“談判壓力”就會相應增加,從總體上說是平衡的。中國要真正在鐵礦石問題上獲得較為主動的地位,必須在戰略性謀劃上確立明確目標、確定明確步驟,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在根本上取得市場掌控能力。 這些戰略性問題包括:建立鋼鐵業上游大宗資源的穩定供應戰略,實施有針對性的海外投資,形成礦業的“多極投資”格局,盡快打破全球礦業過于集中的壟斷趨向。同時利用目前鋼鐵業的高成本狀態,化害為利,不斷推動鋼鐵產業的結構調整和重組整合,優化包括鐵礦石在內的資源需求結構,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談判實力。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