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藥企業銷售科科長自曝醫藥銷售種種內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 09:08 經濟參考報
一些藥品進入醫院被收取“開戶費”,醫院科室主任和大夫收取“臨床費”;還有一些利潤小的藥品在醫院里找不到;想在醫藥采購中中標必須提前“運作”,如此等等。一位身兼三家醫藥銷售企業省級以上代理的制藥企業銷售科科長日前自曝醫藥銷售的種種內幕。 銷售網絡繁多 代理層層加價 一家制藥企業的銷售網絡,有全國代理商、區域代理商、省級代理商、地區代理商、縣級代理商、甚至還有鄉鎮代理商,最后才到診所和藥店。哪一級代理商都要有利潤,因而藥品銷售環節是層層加價的。 比如,一家企業生產的兩毫升裝亮菌甲素注射液,每支成本為1.5元,給全國代理商的價格是三元,全國代理商給省級代理商的價格是6.5元,省級代理商給縣級代理商或醫院的價格是15元,醫院給患者的價格是20元以上。 再比如百姓常用的抗生素類藥頭孢氨卡片,如果每片含量為2.5毫克、30片瓶裝的該種藥,一瓶藥的企業生產成本才不到一元錢,可是給全國代理商的價格就得兩元錢,而全國代理商給區域代理商或省級代理商的價格就翻番了,賣給藥店就得六元錢,藥店再銷售出去就得八元錢了。 藥品越往下分銷,加價的額度越大。如果一家制藥企業生產成本為一萬元錢的藥品,在銷售環節就得花三至五萬元的費用才能將這一萬元錢的藥品銷售出去,而每個環節都有利潤,所以藥價就“打著滾兒”往上躥。 醫院收“開戶費” 院長大夫收“臨床費” 有時候,一種藥品要進入醫院,首先得給醫院兩萬元“開戶費”,多個品種就得多拿一些。如果和醫院院長的關系“靠”,可能會少收一些。我曾多次給醫院“開戶費”,一般一次賣給一家醫院一至三種藥品,共計給了三至六萬元“開戶費”。這個錢是沒有任何票據的,在醫院財務上也沒有賬。 將藥品賣給醫院,還得給相關科室主任和醫生支付“臨床費”。我曾給科室主任和大夫的費用相當于藥品零售價的30%,而且不管藥品能否賣出去,賣出去多少,這部分“臨床費”得先行支付。 質優價廉藥難尋 感冒也要打點滴 如今,像青霉素這樣質優價廉的藥,在許多醫院都難覓蹤跡了,即使有這種藥也得讓患者住院才能使用。原因是這些藥的成本太低,國家對醫院賣藥進行限價,醫院的利潤小,于是干脆說沒有這種藥,取而代之的是高價藥如先鋒系列。 算起來,購入一支青霉素才五角左右,賣給患者也不過一元錢,而賣一支高價藥可以獲得幾元甚至幾十元的利潤。其實,青霉素是多數醫院的必備藥,只是不讓患者用罷了。 為了保證將高價藥賣給患者,醫院方面往往跟我約定:某種藥品賣給了醫院,就不準再賣藥店。原因是要防止患者到藥店去買同樣的藥,造成“跑方”,從而減少醫院的收入。所以醫生給患者開了一種藥,患者不在醫院買往往買不到。 有時候,醫院加價比國家限定的比率還高。有一種心腦血管針劑,制藥企業給我一支3.2元,我賣給醫院一支7.6元,有的醫院賣給患者竟然一支70元! 藥品招標潛規則 進一步推高藥價 為了藥品能在招標采購過程中中標,我在招標前三至五個月就得開始“運作”,要像間諜一樣,把藥品招標地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其個人喜好摸清楚,然后向他表示“意思”,在一般情況下,我向藥品招標負責人表示“意思”相當于藥品銷售利潤的20%。有一次我銷售一批治療冠心病的針劑,花了20萬元辦這批貨,預計能賺20萬元,我在投標時給當地主管招標者送了四萬元,后來就輕松中標了。 另外,我還得給其他招標工作人員表示“意思”。負責招標的有關部門對藥品成本價很清楚,我有時虛報藥價也能中標,原因就是表示的“意思”較多。 有的招標部門會提前將招標信息透露出來,以給我一個提前“運作”的時間。有時在沒投標之前,我就知道自己的藥品已中了標。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