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冰救災的八大長效機制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22:45 中國經濟時報
■重視公共危機管理 ■建立和發展災害經濟學 ■完善信息公開制度 ■大力發展保險經濟 ■加快災害預警系統建設 ■加速公共領域改革 ■健全專家咨詢與責任論證制度 ■充分認識災后經濟運行的特點 ■專家建言■賈品榮 截至1月28日14時,1月10日以來的雨雪災害已造成14個省(區、市)7786.2萬人受災,造成農作物受災面積4219.8千公頃、倒塌房屋10.7萬間、損壞房屋39.9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20.9億元。筆者認為,為了更好地研究災害發生的規律,有效地防御災害,有必要從機制的角度進行研究。 重視公共危機管理 災害的發生是不確定的,災害經濟的運行又是非市場化的。這就啟示我們,必須重視公共危機管理。 一般情況下,重大自然危機的發生具有四個特征:其一,危機的發生突如其來,難以預見。比如,戰爭可以預見,但戰爭發生的時間、規模,難以盡數猜中;地震可以預測,但地震的準確時間、準確方位,往往難以預測;疾病可以預防,但疾病的種類、病因、后果,難以預知。其二,危機的影響特別明顯,不僅在物質方面造成巨大損失,而且在社會心理層面產生恐慌和不安全感。其三,危機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和長期性。危機的直接損失容易估計,所造成的社會影響無法估量。其四,危機對政府能力提出考驗。危機發生時,由于公眾的恐慌心理,人們往往對政府的能力產生懷疑。這就需要政府在危機時刻具有例外管理的特征,具備高超的危機處理能力,對危機事件迅速做出反應,在關鍵時刻能夠化解危機。危機管理還需要關注災害鏈與經濟鏈之間的連鎖反應,需要正視局部或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短期利益與中長期利益之間的沖突,需要研究調整這種利益沖突的規則。 建立和發展災害經濟學 災害經濟學是一門揭示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醞釀、形成、發生、后果而對其進行預測、預防、評估的學問,是研究和揭示災害發生的經濟規律的學問。近年來,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是引起諸多自然災害的“導火索”。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的。中國1/3的河段、75%的主要湖泊和25%的沿海水域遭受嚴重污染;每年有近3萬名兒童死于腹瀉,這與水污染不無關系;有超過1.7萬個城鎮沒有污水處理廠,每天有多達3億人飲用遭到污染的水;每年有1.9億人受到與水有關的疾病的折磨,空氣污染每年導致2000萬人患上呼吸系統疾病。污染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每年損失13%。一份報告稱,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因而,為減少人類行為間接或直接的破壞或者由此引發的災害等等,也必須建立災害經濟學。 災害經濟學應建立在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不但要研究和預測災害發生的前兆、人類行為對環境的重大影響和破壞,而且要研究災害發生后的損失評估、災后重建等一系列經濟問題,研究災前、災中、災后的環境問題與生態影響,真正形成市場經濟體制下防治災害的有效機制。 完善信息公開制度 災害發生時,信息公開是公民知情權的保障。現代管理學的研究表明,領導人關于信息的開放程度與民眾的信任度呈現正相關。因為,在現代社會,信息公開本身就是廣泛的民主。在管理學上,信息公開的原則有三:第一是真實性原則。即,信息真實反映客觀事實,有助于決策和判斷。第二是公平性原則。即,信息披露(除重大政治、外交、國防外)不能僅向特定人群公布,而應向廣大民眾公布,防止信息不對稱。第三是便民性原則。即建立信息披露的有效承載機制,做到以公眾方便為旨歸,在法制的層面保證公民的知情權,真正使政府決策體現民情民意。 在信息公開方面,中國目前存在的三大問題:第一,一些政府部門對上、對下都不能迅速反映情況和披露信息。有時候,上一級或者最高級的政府也很難及時了解下級或基層政府的信息。這就是說,信息的不對稱不僅表現在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有時也表現在下級政府和上級政府之間。如果說,政府與公眾的信息不對稱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的話;那么,下級政府與上級政府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其后果會更嚴重——因為上級政府不能及時掌握下級政府全面而真實的信息,就有可能使上級政府出現重大決策失誤。第二,發生意外事故時,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瞞報情況。追根溯源,可以發現,根本在于利益驅動,是舊體制的慣性,“報喜不報憂”乃中國升官之道。第三,社會公眾監督不夠。 大力發展保險經濟 保險是一種避害服務。現代社會是一個風險社會,不安全感時時籠罩著人們。現代產業的經濟特征決定了現代經濟是交換經濟,生產要素、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隨著市場而波動,市場又受到許多不確定的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直接威脅到個人、企業和宏觀經濟的穩定。一次意外事故,可能潛伏著巨大的風險。 保險業作為一種市場化的風險轉移機制、社會互助機制和管理機制,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市場化的風險管理機制。但是,我國的保險業不僅不發達,而且從業人員素質低。在保險行業,許多公司招收沒有保險基本知識的業務員,經過少則兩星期、多則一個月的簡單培訓就推銷保險,結果產生許多問題,造成被保險人的不滿。人們的現代保險意識也需提高,應善于通過社會機構化解個人風險。 加快災害預警系統建設 預警是指已經或將要形成某種嚴重事件時,通過快速傳播系統,利用決策判定系統預先警告,采取必要措施以預防災難的發生與蔓延。雖然預警系統和防衛體系的建立可能會增加生產成本,但防御的開支比毫無防備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要小得多。 美國沿海近年來颶風接連不斷,但所受損失幾乎降到了最低,恢復得也很快,這與他們完善的災害預警系統和強大的防災能力不無關系。三年前,一場暴風雪光臨美國東北部,氣象部門及早發出將出現“災難性天氣”的警告,各大傳媒也提醒市民注意保暖,政府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南,幫助老人和學生等體質較弱者做好防寒準備。與此相比,我國預警系統建設是一個薄弱環節,需加緊建設。 加速公共領域改革 本次雨雪災害暴露出我國交通運輸、能源供應等公共領域管理的某些落后。現代社會基本由三類組織構成:一類是公共部門,一類是企業,一類是非營利性社會組織,這三者能否各司其職,對現代經濟有直接的影響。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在社會發展中,其主要的功能就是能有效、快速地配置各類社會資源。市場注重的是效率,但解決不了社會公平問題。政府及其公共部門所發揮的作用,正好可以彌補市場的缺陷,通過公共財政、公共政策以及通過社會公正來化解這些矛盾和沖突,維護社會和諧。 但是,我國一些公共領域也像企業一樣按財富最大化原則管理,造成市場缺陷加大,這是此次雪災中交通運輸、能源供應等公共領域失靈的原因之一。筆者認為,市場機制在公共領域運行,比在其他領域的運行更容易失靈。公共領域不能把效率放在第一位,應以公平為第一原則。 健全專家咨詢與責任論證制度 專家咨詢制度是決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消除災害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專家憑借其專業水平,通過國內外經驗,基于對客觀事實的判斷提出解決方案,并對可行性進行論證,以及時發現問題,盡量避免決策失誤;另一方面,強化專家咨詢的公正、誠信、公平理念,實行參與論證重大決策的專家負擔相應責任的責任制度。對于決策實施后取得突出成績或出現重大失誤的,應根據專家學者在參與咨詢、論證中發表意見、建議的情況,給予一定的獎懲。 在災害經濟中,我國應進一步健全專家咨詢制度,凡重大問題,都要召開專家咨詢會。為了提高對災害的長期性、復雜性、規律性的認識,建議成立國家救災專家咨詢委員會,第一時間提供政策建議。同時,政府嚴格保證專家咨詢活動的獨立性。 充分認識災后經濟運行的特點 一般來說,災害發生時,由于救災的需要,政府的支出會有所增加;同時,災害引起了消費品損失,使自主消費的需求增加,這兩方面的影響都將使總產出增加。并且根據乘數原理,災害給經濟帶來的正效應顯著。在不發生災害時,政府將增加的支出用于生產性投資,則由于投資機會的有限性以及資本投入的邊際效益遞減,將導致私人投資減少,這就是財政政策的“擠出效應”。災害發生后,不僅造成了消費品損失,而且也造成投資品的損失,從而增加了投資的邊際效益。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指出,“建造金字塔,甚至地震、戰事等天災人禍,都可以增加財富。” 在災害發生后,應充分認識災害發生后經濟運行的特點,把握災后發展的新機遇,趨利避害,讓受災人群和地區盡快走出困境。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