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互利:貴族醫院中國造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6日 00:34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 陳曉平 "1997年剛開業的時候,主要是黑色牌照(外籍),現在藍色牌照(國內)越來越多了。"走過北京市朝陽區將臺路和睦家醫院的停車場,李碧菁(Roberta Lipson)感概道。 李碧菁是美中互利公司(CHINDEX INTERNATIONAL INC.)的總裁,她的公司現在運營著中國最大的合資醫療服務網絡之一——2家和睦家醫院(United Family Hospital)和3家診所。 2008年1月15日,美中互利公告稱,其獲得德國投資與開發有限公司(DEG)的2000萬美元貸款;而在2007年11月和12月,美中互利已分別獲得JP摩根大通5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和國際金融公司(IFC)1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以及2500萬美元的貸款。 李碧菁透露,1億500萬美元的巨額融資將主要投資于北京、廣州兩家和睦家醫院的建設,上海、無錫、廣州三地2008年各有1家診所開業,并表示"將會繼續融資,擴展在中國的醫療服務網絡。" 李碧菁的信心,相當部分來自她對中國的零距離接觸,而這個過程已經持續了近30年。 結緣中國 李碧菁現在知道紹興盛產黃酒,管夫妻叫"對象",稱賄賂為"不正之風",而出身與中國其實不沾邊。她出生于在美國紐約州,父母都是第二代的東歐猶太移民。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國內掀起一股"中國熱","報紙總在說'龍要醒了',而我當時在上中國歷史的課程,對中國的興趣越來越濃。"1976年,李碧菁哥倫比亞大學MBA畢業,就職于美國一家大型制藥公司。其間,她一直建議公司開拓中國的市場。 "China? Come to China?"以為是異想天開,是所有人的反應。彼時,中美尚未正式建交,1976年雙邊貿易額只有3.364億美元。兩年后,她等到了機會,SOBIN CHEMICAL 公司獲準在華開展包括醫療器械代理在內的業務。1979年,中美建交的那年,她第一次來到中國。 1981年,SOBIN公司被收購,她和一個同事——美國姑娘李瓊玖(Elyse Beth Silverberg)攬下了醫療器械代理業務,開始創業,而且取了一個很對中國人胃口的名字——"美中互利"。李瓊玖結緣中國,據說是因為高中在一個中餐館打工,愛上了一個來自香港的餐館經理。 此前,中國已經幾十年沒有大規模引進醫療設備,"幾乎什么都缺",而高度集中的進口管理體制方便了小公司開展業務,"你幾乎難以想象,中國2萬多家醫院的器械進口,掌握在不到10個人的手中。"由于負責醫療器械的外貿官員缺少專業知識與信息,美中互利就能提供采購建議并且直接代理。 起步早,增長也較為穩定,可公司業務規模一直長不大。1994年,美中互利在納斯達克小額資本市場上市的時候,年營業額不足1000萬美金。 但重要的是,李碧菁的團隊已經積累了醫療系統的人脈。"起初,外貿部門召集醫院來聽產品介紹,不說是什么人,也不說哪個醫院,但一年多后,彼此就非常熟悉了。" 長期身處中國,當時的李碧菁已經意識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這是學習中國歷史的好處"——中國歷史上長期以來領先世界,未來也會如此,"不過真沒想到會這么好。" 185個章 1990年代中期,中國醫院的硬件設施已大為改善,然而,醫療服務質量卻不能令人滿意。 醫療資源向高端機構集中,比如,城市醫院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由1990年的37.72%上升到2004年的53.54%,公眾對基層醫院缺乏信任,一般病癥也堅持到大醫院就診,優質醫療資源供給不足,無法滿足已經富裕的人群的需求。中國高端的醫療服務市場存在空白。 而李碧菁的外籍背景,還讓她看到中國醫療服務的體制性弊病。比如,在國外,全科醫生以門診形式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及一般急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有效地處理病癥,并協調轉診等,而中國缺少全科醫生,病人首先需要自我診斷,選擇何種專科科室,"病人就知道肚子痛,他怎么判斷究竟是內科還是外科的問題呢?"另外,患者接觸的又往往是不同的醫生,缺少病癥的持續跟蹤,救治缺少充分的有效信息。 "硬件可以引進,管理體制、服務理念不是開個許可證就能進口過來的。"李碧菁意識到,在她當時販賣的硬件之外,醫療"軟件"同樣在中國大有市場。 1990年代初,李碧菁開始準備開設一家營利性醫院,滿足在華外籍人士的醫療需求,"不過,當時已經想到未來本土的市場需求"。然而,當時醫療服務領域尚未開放,"營利性"在醫療系統內也是敏感的字眼,"衛生部官員聽說我開醫院要掙錢,第一反應是'這怎么可能?'" 當時,唯一的相關規定是1989年衛生部和原對外經濟貿易部發布的<關于開辦外賓、華僑醫院診所和外籍醫生來華執業行醫的幾條規定>,然而,其中明確規定"外國人為利用我國醫療市場,在我國獨資經營醫院或診所,開展盈利性的外賓醫療服務……不宜同意",只允許"對外國人和華僑要求與我合資、合作建醫院、診所者,可選擇一兩家合作條件優惠的合作者進行試點",但未規定中外股權比例。 于是,李碧菁耗費了三四年時間進行游說,終于在1996年獲得了合資的批準。她選擇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藥集團作為合作伙伴,"不希望直接與公立醫院合作,擔心受制于他們的管理模式",股權比例是9:1。地點選擇東四環的將臺路,地處順義區和建國門之間,兩者都是外籍人士聚集的區域。 然而,實際運作依然非常不易,尤其政府部門的審批環節:上市融資的近1000萬美金(首批資金400萬美金)需要衛生部、外經貿部批準才能入境;醫院改建自一所學校,需要規劃委、城建部門審批;設立單個醫療科室,需要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逐一審批,"前后總共蓋了185個章"。 同時,需要招集合適的醫療人才。李碧菁坦言,外籍醫生的招募起初非常困難,"我得告訴他們,關掉你的診所,和病人說再見",首批外籍醫生舉家來到中國,最主要的恰是一種類似布道傳教的情結,"因為我們準備在中國設立一家營利性醫院,實驗運作新的醫療服務模式"。醫院首批招聘了28名醫生,3/4是外籍。由于醫療政策不明朗,說服中國醫生放棄鐵飯碗更為困難。 1997年8月,作為第一家中美合作醫院,北京和睦家醫院成立。兩年后,年門診量就達到3.7萬人次,營業收入超過600萬美元,醫院達到盈虧平衡。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