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公益井噴”時代初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14:05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黃勝利

  近年來,李連杰、李亞鵬等知名影星高調宣傳其慈善事業;浙江數位企業家出資上億元做慈善;民政部力挺中國慈善排行榜……這一切是否昭示著中國公益事業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民間組織發展的春天已經到來?

  公益井噴

  2008年元月份,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大一學生劉璐,在備戰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時,還會抽空跟朋友回顧總結她這學期的課外活動。

  這學期,劉璐在學校自主成立了一個名叫“拾貝”的公益組織,這個公益組織的主要活動是組織同學收集校園的飲料瓶,將飲料瓶變賣后,資助貧困地區農村的適齡兒童。在假期里,劉璐會和“拾貝”的成員們一起走訪這些貧困兒童,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這一學期的活動,使劉璐對公益活動有了許多切實的想法,她計劃著新學年里,“拾貝”能在校團委注冊成功,并能開展新的活動項目。

  作為民間組織雛形的大學生公益社團,既是民間組織的一種特殊形式,同時也充當著民間組織后備力量的“培訓營”,它成為大學生與社會廣泛接觸的一個途徑。

  2006年9月,為了加強高校公益社團與社會公益機構的合作交流,溝通各個高校之間的公益資源,北京十三所高校公益社團成立了中國大學生公益論壇。2007年6月,武漢十余所高校公益社團舉行了首屆武漢地區公益社團發展促進會議。

  與此同時,我國非公募基金會(以公民個人或者企業名義創辦的基金會)發展迅速。據統計,截至2006年底,全國有公募基金會795個,比上年增加3.1%;而非公募基金會349個,比上年增加71.1%,在教育、文化、科學、衛生、社區、扶貧等領域社會公益事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07年4月,“王振滔慈善基金”在北京啟動,這是中國民營企業家首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該基金會以2000萬元作為創始基金,主要用于宣傳慈善事業、向社會貧困群體提供幫助、獎勵為慈善事業做出貢獻的人才。

  是年,新啟動的還有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中國傳媒大學教育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等一批非公募基金會。

  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4個城市,企業向基金會等慈善組織捐過款的總體比例為41%,捐過產品或物資的總體比例為64.9%,2006年整體捐贈數額大幅增長,年度超過1億元的捐贈將近10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提升成為公益事業發展的新特點之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NGO研究所所長王名表示。

  “企業家的捐贈正在向專業化、組織化的方向轉變;企業參與慈善事業正由道德義務向戰略轉變。”《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對于企業家參與公益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2006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6年底,中國民間組織數量總量達到35.4萬個,比上年度增加10.6%;全國共有社會團體19.2萬個,比上年增長12.3%;全國共有民辦非企業單位16.1萬個,比上年增長8.8%;全國共有基金會1144個,比上年增長17.3%。

  對此,相關人士稱為中國“公益井噴”時期到來。

  艱難發展

  “中國還遠未到公益事業井噴時期”,王名表示,近年來慈善事業出現了一些利好的現象,只是表明公益事業開始活躍起來,并透出形勢好的跡象,而社會組織的發展,公民社會的建立,則有賴于一定的政治環境。

  2006年,美國慈善捐款近3000億美元,而中國捐款不到100億元,“實際上,中國離公益事業發展的‘井噴期’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王名對比美國分析道。

  近年來,中國每年在民政部門登記的新增民間組織約4萬個,以每年10%-15%左右的速度遞增,但從統計數據來看,每年有2萬個左右民間組織注銷,民間組織生存與發展仍受到巨大挑戰。

  “民間組織的發展受到綜合因素的制約”,王名分析到,首先民間組織外部的法律環境發展滯后。在NGO組織管理、財務和稅務、收支管理、募捐與捐助政策、對志愿者及其活動的社會認可、對NGO的評價與監督體系等方面,政府都沒有建立有效的規章制度。

  與此相對應的是,政府對民間組織嚴格控制,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民間組織登記注冊由各級民政部門來管,而日常性事務由業務主管單位來管,在成立登記時,發起人必須要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業務主管單位的批準文件。

  此情形下,中國的民間組織10%是正式注冊的,而90%都不能注冊,這就導致大部分民間組織或以工商注冊的形成存在,或完全不注冊而處于非法狀態。基于此,對民間組織的監管就成了問題,這一因素逐漸影響著民間組織的公信力,這也是當前國內民間組織很難發展壯大的原因所在。“能大規模動員志愿者的民間組織少,民間組織自身組織發展能力又有限。”王名表示。

  “雖然國內民間組織數量不少,但是它們力量薄弱,支離破碎地分散在全國各地,很難成為一個整體獨立的第三部門。”眾多專家表示,從事民間組織工作,除了奉獻等精神層面的素質外,更需要扎實的技能和職業精神,然而當前中國專業的社工人才奇缺。

  “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曾算了一筆賬:美國1000人里有兩三名專業社工,按此比例,中國的社工專業人才需要300萬,而現在中國社工專業科班出身的,總共不到10萬,當前開設社工專業的學校不到200所,每年培養專業人才1萬多人,更糟糕的是,這些學生,10%可以找到社工的工作,90%會改行。

  當前,民間組織的工作更多的是替政府拾遺補漏,如捐資助學,救助弱勢群體等,這些本應由政府的教育部門和行政部門來完成的工作,因為管理的不完善而交給了NGO承擔,而西方的民間組織常用的策略是動員公眾,對政府形成一定的民眾壓力,從而達到與政府討價還價的目的。

  社會建設

  中國共產黨十七大報告提出,“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學界認為,社會建設既能彌補政府失靈,又能彌補市場失靈,相對于政府行政運行,它的運行方式能夠降低社會管理的成本;相對于市場調節,它的調節方式更能夠保證社會公益的目標。

  近年來,政府對民間組織的態度趨向認可,逐漸認識到民間組織的作用。

  2004年3月8日,新《基金會管理條例》出臺,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金會的官方色彩,該條例將基金會分成公募基金會與非公募基金會兩類,非公募基金會從此破繭而出。

  2005年11月20日,中華慈善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公布了我國第一部《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指導綱要(2006——2010年)》,對今后5年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提出了總體要求、目標原則和政策措施。

  在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7次提到“發展社會組織”。

  然而,“中央出臺的文件,有時很難在地方上落實。”王名分析到,政府的重視和相關利好政策法規的出臺,對民間組織的發展環境雖然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離民間組織發展的理想環境仍有很大距離。

  “政府支持力度仍然很有限”,北京豐臺利智康復中心主任肖培琳表示,這位多年從事公益事業的民間組織管理者,最近顯得有些煩躁,原因是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給她的管理帶了新問題。

  肖培琳告訴記者,如果利智康復中心嚴格按照新《勞動合同法》運行,其員工工資支出將占總經費的50%,而當前員工工資支出占總經費的30%,其經費才剛好夠組織的運轉。

  在肖看來,政府所提出的對慈善事業進行具體的支持措施,很多仍只是一個愿景,資源的緊張與不足,使她對組織的管理時常感到力不從心。

  近年來,上海、深圳等地開始試行政府向民間組織購買服務的舉措。

  深圳市所推行的是社工制度,其具體運作方式為:在學校、醫院、社會福利與救助、社區等領域中,政府向民間組織購買服務,民間組織聘請社工提供服務。深圳市計劃2009年其社工工作全面鋪開,政府將從大量具體的公共服務領域退出;三到五年內,要建立起具有深圳特點的社會工作制度體系。

  “政府向民間組織購買服務是一種趨勢,也是政府公共服務改革的一種很好模式,”王名對此評價道。

  而對于民間組織自身的發展及能力建設,王名發表他的看法:民間組織要建立與企業、政府的跨越合作。民間組織的負責人要成為社會企業家,不是社會活動家,是公益事業的創業者,同時也是政治活動家,去說服政府相關部門并與其合作,讓其參與。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