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高校負債瀕臨破產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 18:04 中國產經新聞
本報記者武文靜報道 “五年后極有可能會有高校破產。”15日湖北省副省長郭生練在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這一論調,再次將大學負債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事實上,高校負債累累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而貸款擴招,擴招再貸款的惡性循環使得高校在貸款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專家建議,為了化解高校債務風險,需要改革現有國有高校的投資管理體制,從根本上對國有高校融資體制進行調整。如果一味依仗公共財力對其進行補貼,通過國民投入被迫為之買單,則只會加速高校走向破產的邊緣。 沉重的債務 “五年后極有可能會有高校破產。”湖北省副省長郭生練的論調并非危言聳聽,其實早在去年兩會期間眾多代表就已經意識到了高校負債累累的嚴重現象。 去年兩會期間,江蘇省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坦言,“巨額債務已成為制約高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個別學校甚至資不抵債,‘破產’隱患凸顯。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將很有可能給中國的高等教育帶來一場深刻的危機。” 曾任南昌大學副校長邵鴻介紹說,南昌大學負債20億元,每年利息就要1.1億元,全校收入不到3億元,每年僅夠付息,只能采取用新貸款償還舊貸款的辦法維持債務。江南大學副校長王武表示,全國僅72所部屬高等院校的負債已經達到360億元,平均每所高校的欠債就有5億元。 如果說這些都還只是專家學者們的擔憂,那么吉林大學的自曝債務危機并在全校范圍征集意見,則著實給債務纏身的各大高校以猛烈一擊。 2007年3月下旬吉林大學在校園網站上發布通知,自曝欠國家貸款三十億,每年必須償還銀行的貸款利息就高達1.5到1.7億。自2005年以來,學校已經步入付息高峰期,向全校師生征集解決學校財務困難的建議。 據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05年底,全國高校貸款額達2001億元。全國政協發布報告稱,全國高校負債總額達2500億元,且有擴大趨勢。教育部內部權威人士測算,如果計入工程建設方墊付的資金,保守估計全國高等院校債務應為4000億元。 由北京大學完成的《高等院校負債問題的專題研究》報告稱,截至2005年底,央屬的76所高校貸款總額已高達336億元,校均貸款額4.4億元,平均年度增幅達到76%,而這76所高校的總收入是656.66億元,校均收入8.64億元,也就是說現有的貸款規模已經相當于這部分高校收入的51.1%。 負債累累的原因 據統計,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撥款占所有教育撥款總額的比重已達到1/4左右。但是,自1999年以來,全國高校擴招近5倍,而財政預算卻增加不到2倍。隨著擴招和大量基礎設施的建設,財政劃撥的經費已明顯捉襟見肘。所以高校普遍采取“銀校合作”的形式,銀行貸款迅速成為高校擴招所需資金的主要渠道,也漸漸成為巨大的財務壓力。 有專家表示,高校資源出現過剩,5年后極有可能會有高校倒閉。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學齡段人口5年內將會自然減少,在校中學生生源會連續下降,高校招生時就有會面臨生源不足的狀況,以后高校資源將過剩,高等教育發展面臨轉折。如果高中畢業生人數不足高校招生計劃數時,高校就會“吃不飽”,甚至破產。 融資體制須改革 為了緩解日漸沉重的負債壓力,高校已然使出了渾身解數,而部分高校更想通過“賣地”來還債。就此現象,國土資源部對高校擅自轉讓土地發出了“禁令”。面對如何化解高校的債務風險,業內專家提出了三種辦法:政府撥款、學校自籌、社會籌款。但就目前狀況而言,如果完全讓政府和高校來償還債務,是不太現實的。高校負債問題的根本解決,需要從高校融資體制改革著手。 相關專家表示,在當下高校負債問題嚴重的背景下,如果不從根本上對國有高校融資體制加以矯正,最終的結果就是國家財政,也就是國民投入被迫為之買單。只有改革現有國有高校的投資管理體制,才會激發高校經濟“自立”的意識,高校資金的運作才會自然走向合理化道路。一味依仗公共財力對其進行補貼的“溺愛”思路,只會加速高校走向破產的邊緣。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程方平主任認為,中國高校最重要的事情應是完善資金運用的民主監督機制和相關的法律程序。而日本高校2004年進行的民營化或者法人化運作模式也為中國高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高校法人化之后,財團或者企業的加入能夠減輕國家的負擔。記者武文靜攝影 【責任編輯 張秦寧】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