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港務嘗鮮"小三通"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00:19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王志靈 由于背靠廈門國際港務(3378.HK)這個大股東,在紅籌回歸的浪潮下,資產規模不足母公司一半的廈門港務(000905.SZ),渾身上下散發著強烈的資產注入預期。 而作為海峽西岸最重要的港口廈門港的運營商,在"三通"預期之下,廈門港務很容易被當作游資炒作的對象。 但平安證券分析師鄭武認為,按照目前小三通的發展趨勢,廈門港務的業務自然增長相當樂觀,但大三通實現后,廈門港的業務短時間內不一定會有明顯的暴漲。 "廈門港的貨物量增長主要還是依托福建、江西等內陸腹地的經濟發展,實現大三通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如果臺灣與海峽西岸的經濟貿易和投資更加緊密,海峽西岸順利承接臺灣產業轉移,發展制造業和對外貿易業,那么,廈門港的發展將無可限量。"鄭武說。 "小三通"甜頭 事實上,在兩岸"小三通"實現之后,廈門港務已經提前嘗到了甜頭。 1997年4月19日,權屬大陸或臺灣的商船,獲準由廈門或福州,直接開往高雄,將貨品轉口到世界各地的市場。這一天,兩岸集裝箱班輪試點直航正式開通。 當年,廈門港的貨物吞吐量實現井噴: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46000個標準箱,比1996年增長145800箱,其中"廈門-高雄"航線就提供了接近70%的增長。 2000年,廈門港正式晉升為百萬標準箱大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084600箱,其中"廈門-高雄"試點直航航線運載的集裝箱數量沖破30萬箱,占總量的三分之一。截至去年6月,廈門、福州與臺灣高雄港海上試點直航累計營運超過440萬標箱。 廈門市交通委員會綜合規劃處人士認為,福建山地較多,人口相對少,使廈門沒有辦法像廣州或上海一樣,擁有珠江三角洲或長江三角洲那樣大的經濟腹地。對廈門港務集團而言,試點直航的好處就是可以利用高雄較頻密的輪班次數和覆蓋面較廣的海外港口網絡,成為兩岸迅速對接的中轉樞紐。 2001年以來,福建沿海實現與金門、馬祖、澎湖的直接往來,近年來,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澎湖地區直接往來已開通3條定期客運航線、12條不定期貨運航線。截至去年6月,"兩門"(廈門-金門)、"兩馬"(馬尾-馬祖)、"泉金"(泉州-金門)航線累計運送旅客超過200萬人次。 其中"廈金航線"每天約20個航班,每個月有將近7萬人往來,從廈門和平碼頭距離金門水頭碼頭20多海里,航運時間約在45分鐘到1個小時。因此,廈金"小三通"就是目前臺商往返兩岸最便捷、最優惠的航道。 據廈門交通口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1月底,廈門港口旅客吞吐量為71.95萬人次,而事實上在大陸的臺胞至少有200萬人。可見,有相當多的臺胞還并不了解"廈金航線"這個航道,廈門港的客運發展空間遠未挖掘。 另外,據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理事長胡漢湘介紹,由于金、馬、澎地區本身不具備較大的貨源市場,"小三通"貨運范圍僅限于金、馬、澎地區土特產輸往大陸和從大陸進口金、馬、澎地區所需民生物資,因此,海上貨運規模相對有限。去年前11個月,廈門港口貨物吞吐量為7478萬噸,全港集裝箱吞吐量為421玩TEU。 胡認為,如果臺灣方面允許輸往大陸的貨物經金、馬、澎中轉后直接運往大陸,大陸貨物也可經金、馬、澎轉往臺灣,那么金、馬、澎可以分享大陸航運市場和兩岸貿易快速發展帶來的商機和成果。 對此,大連海事大學教授孫光圻建議,在廈門成立專門為處理兩地海上雙向直航相關事務的特別經濟管理區,使得兩岸貨物在航運特區內的運行可以視為"境內關外",享受保稅待遇;在其再次轉入兩岸其他地區時,可依兩岸不通關稅區辦理"通關入境"手續。 進入航運特區設想的首選點,就是廈門港和高雄港。 母公司資產注入可期 去年9月舉行的"海峽兩岸'三通'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研討會上,福建省交通廳副廳長馬繼列表示,應把福建沿海與臺灣金門、馬祖、澎湖間海上客貨直航乃至兩岸集裝箱班輪試點直航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把它放在海峽兩岸長遠關系上考慮,使福建成為大陸與臺灣之間的一個通道,一個紐帶。 2007年,廈門港的計劃吞吐量達到9000萬噸以上,集裝箱吞吐量計劃達到460萬標箱以上,爭取進入世界集裝箱20強行列,并在2008年成為億噸大港。 按照廈門灣組合港總體發展規劃,至2010年,全灣將建成各類生產性泊位117個,其中深水泊位56個,綜合貨物通過能力達1億噸,集裝箱深水泊位24個,集裝箱通過能力達到1000萬TEU;遠期最終形成綜合貨物通過能力2.6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1600萬TEU。 今年全港計劃投資29億元建設項目28個,同時投入25億元推進深水泊位建設,工商銀行去年底為廈門港務集團提供不少于100億元融資額度。目前,廈門港務已經獲得收購母公司與馬士基合資的嵩嶼集裝箱碼頭50%股權的權利,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廈門港務會在2008年初完成收購,由此公司2008年盈利前景將有所改善。 2004年廈門國際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重組廈門港務時,曾承諾雙方分工明確,避免同業競爭。國際港務主要經營外貿集裝箱泊位,廈門國貿則主要經營內貿集裝箱和雜貨泊位。目前,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廈門港務控股有限公司正在建設或參與建設一些集裝箱和散雜貨泊位,這些資產中的內貿集裝箱泊位和散雜貨泊位在未來有可能注入公司。 在市場分析師看來,母公司資產注入和潛在的紅籌回歸,將是廈門港務最大的機會所在。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