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廣東省委建言:23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要重新定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00:19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黃磊 實習記者 葉石界 1月15日開幕的政協第十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民進廣東省委提交的<23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中的問題與建議>,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是因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已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至目前,經廣東省政府批準,全省已有11個山區及東西兩翼地級市與5個珠三角城市共建了23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區。 但是在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為此,自2007年9月份,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民進廣東省委會副主委魯開垠就開始率調研組開展調研。 民進廣東省委參政議政處處長張廷有向本報記者透露,此份提案得到了很多部門的重視。 2600億產值背后的隱憂 據測算,這些產業轉移工業園按規劃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達2600億元,相當于2005年山區及東西兩翼14個市規模以上工業的42.7%。 但提案指出,雖然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的建設對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起到了一定的成效,而現實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不加以解決,會嚴重制約著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的進一步發展。 一是產業轉移工業園缺乏宏觀規劃,主要表現在區位布局不合理和產業定位不明確這兩方面。 二是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資金缺口較大。 三是園區開發建設的后續用地指標不足。魯開垠對本報記者表示,轉移工業園區在首期開發用地指標基本有保證,但是二期之后的后續開發用地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四是沒有相應出臺針對產業轉移方的激勵政策。 五是缺少促進園區發展的配套政策。如出口優惠、異地改造貼息、稅收優惠和運輸補貼等政策跟不上園區發展的需要。 六是產業轉移工業園勞動力資源不足。由于經濟不發達,大部分勞動力外出務工而導致了本地缺乏勞動力,引進來的企業招不到足夠的、合適的產業工人。這是園區普遍憂慮的事實。 提案執筆人魯開垠還表示,在同一個地區同時批準的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區數量太多,既造成土地資源緊缺和限制了園區規模的發展,也導致地方政府缺乏足夠的扶持財力,同時也導致了招商引資的惡性競爭。 合理定位 魯開垠認為,政府建設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在決策之前沒有進行相關的調研,從而對當地的資源和地區間產業的發展并沒有一個深入、客觀的認識,有些地區盲目地一哄而上,導致了產業園區混雜、規劃不合理,進而影響了工業園區的發展。 解決這些矛盾的主要方式,還是要打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從地區間合作的角度來進行宏觀的統籌。地方政府有了這個意識后,再來確定工業園區的規劃,這樣才"心中有數",才能更好地定位自身的發展方向。 比如園區招商引資時,要按照產業規劃目標,根據本地的資源、交通等特點,發展專業化的特色產業集群,形成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從而在產業分工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另外,產業園區的宏觀規劃,可以考慮相鄰地區的合作。 "在地區邊界共建一個較大規模的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形成規模效應,一來可以減少各地工業用地的壓力,同時完善的配套設施也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等負效果;二來可以集中資源降低成本,提高工業園區的產出效益,同時也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實現利益共享和共同發展。"魯為本報記者解釋。 魯還認為,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的宏觀規劃也涉及到地區間的環境問題。雖然轉移的主要是低端的制造業,但產業轉移工業園實行環保先行的方式,經過嚴格的環保審批,把高污染的企業拒之門外。這樣可以降低發達地區企業對欠發達地區的污染,"保證了園區所在地的環境生態安全"。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