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名義增長還是實惠增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 08:33 保監會網站
中國經濟近幾年來持續快速增長,但中國民眾的幸福感為何沒有等比例增加?研究這個問題的人們告訴了我們很多答案,例如人均收入增長速度大大低于稅收增長速度,等于經濟增長的成果主要讓政府拿走了等等。其中還有一個更加要命的答案,那就是通貨膨脹。當前物價的飛速上漲意味著大眾手中的貨幣在不斷貶值,實際上在收入名義增長的同時,購買力在飛速下降。事實上,不單是中國碰到如此問題,就連資本主義的發源地英國,最近也為此甚為苦惱。一項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英國人的生活水平今年將首次超過美國,而此前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生活水平一直穩居全球榜首。按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多少,英國知名研究咨詢機構“牛津經濟學”(OxfordEconomics)得出了上述令英國人“揚眉吐氣”的結論!芭=蚪洕鷮W”預計,2008年英國人均GDP將達到2.35萬英鎊,超過美國的2.325萬英鎊,也高于法國的2.17萬英鎊和德國的2.1665萬英鎊。這將是自19世紀以來,英國生活水平首次超越美國。很多人相信上述數字很大程度上是因美元疲軟、英鎊堅挺使然。“牛津經濟學”主管艾德里安?庫珀(AdrianCooper)表示,除匯率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英國十幾年來的經濟增長,特別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增長。報告顯示,上世紀90年代初,英國人均GDP比美國低34%,比德國和法國分別低33%和26%。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如今英國人均收入不僅首次超越美國,同時還比法國和德國高出了大約8%。不過,對普通英國人來說,上述數據只是種安慰,生活水平高更多體現在數字的增長,而非大眾的實際感受上。近幾年來,英國房地產市場價格高企,再加上近期石油等能源價格創紀錄增長,英國人的收入已經嚴重縮水。從購買力平價來看,在美國人抱怨實際收入幾十年來沒有提高的同時,英國人面對高昂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其實際“幸福感”也并不比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強。英國人得到了人均GDP超過美國人的名義,美國人卻得到了物價低廉的實惠。未來的中國,到底需要像英國一樣的名義增長,還是需要像美國一樣的實惠增長?從現在的情況看,中國正在踏上獲得名義增長的道路。問題是,快速的名義增長所伴隨的是實質購買力的大幅下降。1992-1993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名義上都超過了20%,可留給國人的是什么?那一次的經濟飛速增長,帶給中國的是十年都未消化完的爛尾樓還有數額極為巨大的壞賬,幾大國有銀行事實上都已接近破產或是已經破產;此外還有成千上萬的國企倒閉和數千萬國企職工的失業大軍……很多人認為,我們當前的經濟增長或可避免這樣糟糕的結局,從而上演一番中國經濟增長的神話。但這恰是腦袋發熱的最佳證據。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按名義計算,超過16%是最保守的估計。2007年中國GDP實質增長超過11%是毫無疑問,而下半年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超過6%、全年達到接近5%水平也是毫無疑問。這都是基于官方統計數據而言的,如果我們考慮經濟增速的低估,考慮CPI數字還有很多應該統計而尚未統計的低估狀況,中國經濟名義增長速度已經大大超出官方統計范疇,接近或達到名義上的20%可能是與實際情況比較相符的。綜上所述,中國經濟顯然已經越來越接近那種虛假癲狂的狀態,我們得到了資產價格不斷膨脹的瘋狂,但失去的是購買力增長的實惠。如果我們不開放市場將資產泡沫向外轉移,不將過剩的人民幣輸出到國際市場,不解決社會保障問題以提升居民的消費信心從而化儲蓄/投資為消費,那么,超過20%名義增長的中國經濟就會因為大量的市場管制而成為一種純粹的泡沫游戲。[][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