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面御史也是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23:25 中國經濟時報
■周華誠 趙扌卞是衢州的名人,也是衢州歷史上當了大官的人。1000年前,趙扌卞出生在衢州北門外沙灣家中,到公元1084年辭世,活了77歲,經歷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個皇帝,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他27歲中進士,宦海沉浮45年,曾先后任武安軍節度推官、殿中侍御史、四川梓州、益州轉運使、成都知府等,官至參政知事,相當于副宰相,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副總理級別。 官位如此顯赫,趙扌卞一生卻十分清廉簡樸,以“一琴一鶴”聲名流傳。直到今天,這位衢州歷史上的赫赫大官,留下可供人瞻仰的物質遺存也不多。他的座右銘,有這樣的句子:“良田萬頃,日進二升;大廈千間,夜臥八尺。”聯想到趙扌卞一生的行事風格,其清之極,實在令人喟嘆。 趙扌卞做過杭州知府,算起來是蘇軾前任。他死后三年,蘇軾第二次來杭州任知府,為他寫了一篇很詳盡的碑傳《趙清獻公神道碑》。然而,趙扌卞的主要政績不在杭州在治蜀。他一生四任四川地方官,赴任時“匹馬入蜀”,隨身只帶一琴一鶴,成都百姓聞趙扌卞來,“男呼于道,女歡于灶”。以至于在趙扌卞之后,朝廷每次派往成都的新郡守在離京赴任拜辭皇上時,皇帝都要提到趙扌卞,說治理川蜀,最數趙公的方法成功了,意思便是要他們很好向趙扌卞學習。 在蜀地,趙扌卞見不少皇宮內差在益州(今成都)留連忘返,連住兩個多月,地方接待開支大增,每人均須六七千貫。他就專門向皇上打報告,嚴格限制內臣在地方的停留時間,限制地方接待費用的開支,減輕百姓的負擔。趙扌卞謝絕各種宴請、應酬,更不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他自己這樣做,還要求各級州官也照此實行。他又向皇上打報告,禁絕官員間名目繁多的各種饋贈和酒禮。對于那些有令不依的官員,趙扌卞就嚴懲不貸,此番整治后,蘇軾在神道碑中說,當地惡吏悚然,鄉親父老驚喜相慰,蜀風為之一變! 趙公清廉如此,甚至有些迂腐了。好在當時官場“潛規則”并不太嚴重,政治的生態環境不是太污濁,不然趙公也是很難混下去的。 趙扌卞雖是鐵面御史,但御史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宋稗類鈔》記載過一事:“有妓戴杏花……公喜之,戲謂曰:髻上杏花真有幸。妓應聲曰:枝頭梅子豈無媒。”趙扌卞心下暗喜。當夜,他問老仆該妓地址,令老仆去請。老仆去后,久久不歸。趙扌卞在房中走來走去,煩躁不安,深感后悔,又急令人去把老仆叫回來,不料老仆卻從黑暗中走出。原來,老仆深知趙扌卞為人,知其必要后悔,根本未去…… 這一些事,樁樁件件,勾畫了一個立體的趙扌卞,也給現在一些動不動拿“也是人”來說事的人,豎了一根標桿、一個榜樣。在趙扌卞去世100多年后,到了南宋景定年間,潭州知府林存離任赴京面圣,在衢江上岸后,征調了1000余名衢州壯丁為其挑運行李。浩浩蕩蕩的隊伍路過蓮花山趙扌卞墓,與趙扌卞當年一琴一鶴匹馬入蜀的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留下了一首諷喻詩:“千夫荷擔出山阿,膏血如何有許多。不若扁舟徑歸去,休從清獻墓前過。”相傳此后,再也沒有貪官敢從趙扌卞墓前經過。 而今的趙扌卞祠,無言默踞于老街老巷邊緣,縱橫交錯的電線網與炸臭豆腐煎大餅油條的油煙一起,纏繞在趙扌卞祠四周。倘若趙公地下有知,會認為這樣的寂寞,也正是他心向往之的嗎?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