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經濟系的新鮮血液之二 感受數據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 17:19 《財經》雜志網絡版
在講授形形色色的國際貿易理論模型之前,安特拉斯教導學生們要有“數據感覺” 【《財經》網專稿/特約記者 陳晉 發自美國波士頓】國際貿易與投資課程伊始,在講授形形色色的國際貿易理論模型之前,助理教授博爾·安特拉斯(Pol Antras)為了讓學生們有“數據感覺”,先給出了國際貿易的大致輪廓。 安特拉斯介紹,歷史上曾先后發生兩次全球化浪潮——“全球化”被定義為全球商品服務和資本市場的不斷融合,或被視為國際間相互依賴的不斷加深的過程。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發生在1870年至1914年間,第二次浪潮興起于“二戰”之后。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與大蕭條時期,國際貿易的增長受到阻礙。而自1950年開始,世界商品貿易顯著增長,到20世紀末增長了15倍左右。與此同時,世界商品產出增長了五倍左右。交通通信領域的重大技術進步,以及八輪自由貿易對話(從1947年的第一回合到1994年的烏拉圭回合)所產生的累計效應,推動了貿易的興旺。然而,20世紀70年代中期,非關稅壁壘開始降低關稅削減所帶來的自由貿易效應。 美國對外貿易占美國經濟的比例(進口+出口/美國國民收入)在過去40年里增長了兩倍。然而,橫向比較,跟法國(約25%)、加拿大(多于30%)、比利時(多于80%)等相比,美國經濟沒有那么開放,外貿占比2003年只有10%。安特拉斯隨后指出,經濟規模以及貿易伙伴的地理距離對此都有影響。經濟規模越大,貿易伙伴越遠,對外貿易比例就越小。這一關系可以形象地比喻為貿易“引力定律”。 根據相關數據,人均收益率與人均貿易率看起來有正相關關系。國家越富有,貿易越多,對外越開放。出口對GDP占比隨著收入水平的升高而增長:低收入國家只有24%,中等收入國家約37%,而高收入國家占到了42%。 國際貿易的性質在過去半個世紀中發生了重大變化。 首先,制造業取代了糧食和原材料成為主要的貿易商品。制造業貿易增長速度遠遠超過農產品和能源礦物貿易,已經構成了國際貿易的主要部分。2003年,制造業貿易的占比已經達到61%,而農業只有8%,礦物占到11%,服務業占20%。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構成發成了巨大變化。在1960年,這些國家的出口中58%為農產品,只有12%為制造業產品;而到2001年,65%的出口為工業產品,只有10%為農產品。安特拉斯將在隨后的講座中通過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Effect)講解這種由出口非技術密集型產品向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的轉型。 相比之下,美國對制造業產品的進出口規模都很大。2005年時,制造業產品占到美國出口總量的81%以及進口總量的71.5%,其中過半數集中在機械和運輸設備上。而且,服務業貿易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增長。 其次,跨國公司在國際貿易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如今,美國大約三分之一的出口和42%的進口都是同一跨國公司不同地區的部門間的貿易。產業內貿易的重要性開始超過產業間貿易。總的來說,國際貿易中已有超過60%的部分為產業內貿易。 再次,制造流程的拆分或外包已成為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FDI)的重要原因。外包是指一家公司將其制造的部分流程轉移到其他國家。外包的執行公司既可以是一家跨國公司的子公司,也可以是一家外國公司。 最后,國際貿易的分布出現集中化趨勢。全球貿易最發達的11個國家占據了國際貿易的60%,而余下的40%則來自其他150多個國家。當然,對此趨勢亦可有不同的觀察:超過一半的世界貿易為發達國家的雙邊貿易,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只占到12%。 在課程的后半段,安特拉斯在課程中講解了更多有趣的問題,例如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的相互作用——一國是否應當保護本國的幼稚產業?貿易政策是如何制定的?什么是好的貿易政策?美國是否應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而擔憂?跨國公司如何影響東道國?更多精彩的問題和答案將會涌現。■ 《財經》既往相關報道: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