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風,珠寶設計靈感之源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5日 01:50 第一財經日報
還有什么國家佩戴珠寶首飾的風俗能強過印度呢?從寶萊塢紅地毯到普通人家的婚禮,仿佛所有的印度女人都有一層“首飾之衣”——豐滿的胳膊被各色金手鐲環環箍著;鐘形的大耳環把她們的耳垂都拉長了;脖子上則圍著一圈圈的寶石項鏈,不得不承認那是一種“窒息般的美”。少不了的還有發縫中垂下的頭飾、腳環和鼻環…… 印度的珠寶文化猶如森林般廣袤,設計師們去往這片森林采擷靈感的舉動可謂由來已久。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股風潮甫一開始,就頃刻間到達巔峰。孔雀、蓮花、寺廟建筑細節等常見的裝飾元素被大量運用于珠寶設計。而貪婪的設計師并不止步于引用一些印度風格的圖案,他們還覬覦印度的珠寶制作工藝,甚至產自印度的原始寶石——形狀千變萬化的克什米爾藍寶石、緬甸紅寶石、蒙兀兒綠寶石。 這條采擷之路,恐怕是時尚領域最“忠貞”的一個姻緣。近年來,珠寶設計界的印度符號依然顯而易見。 為了那絢麗與古老文化的神秘感 1928年,法國珠寶巨匠卡地亞受印度帕蒂亞拉(Patiala)的土邦主Maharaja Sir Bhupindar Singh之托,為他設計一系列奢靡到極致的全身成套珠寶。這個故事向來被奉為印度風珠寶歷史的最輝煌事件。1998年,這條“Patiala”項鏈重現倫敦,但破損程度令人揪心:僅剩五條鑲鉆白金鏈,七顆巨鉆不翼而飛。卡地亞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他們在短時間內小部分地重現了它的光輝——以立方晶鋯填補原裝鉆石留下的嵌托,以色澤近似的人造紅寶石代替原裝的緬甸石。 1947年印度獨立后,印度這個靈感之源暫時“枯竭”過一段時間,歐洲的設計師們在戰后的蕭條中不得不尋求新的繆斯。珠寶設計以簡潔和純樸為主,工業化、簡約摩登的風格確立。 近年來,也許是因為印度電影的興盛,美艷絕倫的印度美人頻頻在好萊塢亮相,珠寶鑒賞家又把目光重新投注在了印度這個神秘國度,甚至試圖去碰觸它長達5000年歷史的珠寶傳統工藝。 這方面,卡地亞又是首當其沖。其“神秘印度(Inde Mystérieuse)”珠寶系列于去年9月在倫敦發布。現場無處不飄垂著印度沙麗,簡直把蘭開斯特宮(Lancaster House)打造成了拉其普特宮殿。舞臺上,人們恍然看見戴著帕蒂亞拉項鏈的土邦主那美艷的凝視。而82款“神秘印度”新珠寶亦是對印度風重返時尚界的致敬之作。“這系列的珠寶價值1億美元”,卡地亞的傳承總監Pierre Rainero說,“大部分獨一無二的珠寶都在數天內售出。”接著,卡地亞將追加制作其中的48款設計,單件價格約在4萬美元到55萬美元之間。 在今天的奢侈品市場,尤其是高級珠寶的價格正在無限度飆高。“現在人們熱衷于擁有最罕見的東西,并把這些東西打上設計的印記,還不希望它變成主流。”珠寶趨勢預測機構Trends Jewellery Forecasting的創意總監Paola De Luca說。當迪奧、寶格麗等珠寶商,甚至擁有配飾系列的服裝品牌都在尋找印度風格靈感的時候,倫敦一家珠寶精品店Kabiri的經營者Nathalie Kabiri總結道:“老練的顧客非常青睞印度風格珠寶,因為這些珠寶看起來神秘、悠遠,并且帶著傳承異域文化藝術的使命感,令人肅然起敬。” 爭搶印度寶石與工藝 Kabiri珠寶店開在倫敦Selfridges百貨公司內,最近作出的重大決定是與總部位于印度拉賈斯坦邦的阿姆拉巴莉(Amrapali)公司合作,該公司是當地著名的有色寶石開發公司。這兩年,該公司向歐美時尚界供應的產品越來越多元,那些包裹著玫瑰鉆石的項鏈、布滿紅色水晶的人造塑膠手鐲已經在孟買、莫斯科、巴黎甚至好萊塢掀起了風浪。 “印度本地的有錢人最愛22k的黃金,但是在國際珠寶市場上我們一般只做18k的黃金,并且越做越精細,”一位阿姆拉巴莉公司的負責人說,“我們試著在歐式的珠寶設計風格上適當融入印度傳統珠寶制作方法。” 其實,這種把傳統的手工技藝和新世紀的工藝、材質結合在一起的做法,早就入了Viren Bhagat的法眼。這位50歲的珠寶設計師,最擅長把印度傳統風格與現代Art deco風格糾纏在一起,這讓他在孟買的上流社會中擁很大的知名度。“你一眼就能認出這是Viren的作品。”紐約佳士得拍賣行的負責人Rahul Kadakia評價道。10月份,他親手操持了一項拍賣的好買賣——Viren設計的一款蓮花狀珠寶首飾估價5萬美元,但他成功地以8.5萬美元售出。 而印度珠寶設計界中另一個不能不提到的人物是Munnu Kasliwal,1852年創立于齋普爾的珠寶品牌Gem Palace第八代傳人。他的獨門秘技是一種叫做“Kundan”的印度古老珠寶制作技藝,能讓24k黃金像絲緞一樣平滑地聚合在一起,或者把黃金與緬甸寶石完美融合。其經典作品有鑲嵌著繁復寶石的袖珍陽傘和龜形胸針,彩色瑪瑙和琺瑯被精雕細刻成微小的螺旋花紋,帶有濃郁的印度特色。“這些珠寶不僅僅是用眼睛來看,更是用身體來‘看’,感知其美好。”Kasliwal沉醉在這項技藝給自己帶來的美妙感受中。 印度當地的珠寶設計大師自成一派,歐美的年輕珠寶設計師在仰慕之余,也一刻不閑地擺好“爭搶”的架勢。 巴黎的珠寶工匠Marie-Helene de Taillac坦率地表明自己對印度珠寶文化的向往。她認為自己“真正的珠寶設計生涯”源于1996年去齋普爾的一次旅行,她進入Gem Palace展廳進行參觀。“我立刻被那些奇妙的單顆寶石迷住了”,她說,“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這樣美麗成色的寶石。” 許多珠寶設計師也緊隨其后。來自邁阿密的設計師Caroline Dadlani打著“旅行采風”的旗號跟去了齋普爾和古吉垃特邦。她住在一個專攻金銀絲刺繡工藝的印度手工業者家中。不出所料,這個新鮮的工藝后來就成為了她返回美國后新推出的珠寶系列的一個重點。“我認識很多與泰國加工工廠合作的設計師,但是我不會那樣做。”Dadlani說,“我不認為除了印度之外,還有誰能做出這種令人驚嘆的工藝。” 何葉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