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政府應對油荒 欲直接掌控石油儲備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23:39 21世紀經濟報道
北京報道 本報記者 葉一劍 "油荒"依然在云南省的多個地方持續著。 在這樣的情況下,云南省從開始就表示出了強烈的建立地方政府直接掌控石油儲備的意愿,其運作模式可能包括兩種:一是像上海市那樣交由地方政府所屬的強勢企業具體承建(詳見本報1月3日<地方政府成品油專項應急儲備胎動>),另外,就是嘗試通過地方財政為此類項目的建設提供系列優惠政策,鼓勵社會企業投入。 與云南的情況相似,由地方政府推動的能源應急儲備在已經出現在廣東、深圳、浙江等地政府的相關文件中,并開始展開實質性工作。 至此,在關于地方政府是否有義務進行能源儲備的爭論沒有完全平息之前,上海、云南等地出現的地方能源儲備項目,為我國能源儲備體系的完善以及未來能源競爭格局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正在公開征求意見的<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中,也對地方政府的能源儲備義務做出了靈活性規定,"省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建立本地區的能源產品政府儲備。" 在此之前的有關國家能源儲備體系的探討中,一度存在四級能源儲備體系的說法(國家能源戰略儲備、地方政府能源儲備、企業義務儲備、用戶儲備),其中爭論的焦點就是,省級政府是否有義務進行相應的能源儲備。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本報,有些省份本身能源豐富,并沒有發生油荒,本身并沒有進行能源儲備的動力,而且,進行能源儲備在其看來是剝奪了其依靠能源取得充分發展的權利。 對此,<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第四十六條規定,"省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需要,建立本地區的能源產品政府儲備。" 這樣看來,地方政府并沒有被列入儲備義務主體的范圍。 能源產品(對地方政府來說主要是石油)這一塊,一般情況下,全國的大部分地區的成品油的供應都是由兩大石油公司的配給網絡來滿足的。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的煉油產業的分布與用油能力分布并非完全一致,再加上需求增長快于供給增長,個別地區的就開始出現油荒,并有進一步蔓延的趨勢,而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 所以,這些地區的政府出于當地能源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需求,就有足夠的動力來推動地方能源產品的儲備,其中,主要是成品油的儲備。 比如,上海百聯集團承建的上海的成品有專項應急儲備項目。 此外,2007年10月份,廣州市政府發布的<廣州市成品油供給應急預案(試行)>中明確表明,廣州市發展集團具有"落實市政府成品油儲備計劃,負責本集團儲備成品油的調配和補充市場供作"的職能。 在云南省,當地的強林集團已經明確表示了希望參與云南省的成品油儲備項目的運作。 而在青島這樣的兩大石油公司的供給能力相對比較強的地區,當地政府還是強調利用好已有的市場主渠道。 就地方政府能源儲備模式,上海市的做法很可能成為許多地方政府的選擇。 但是,并不意味著只有這一種模式可以選擇。另外,"可以委托專門的能源企業來做,雖然目前還沒有成熟的例子,但不失為一種方式,就是說地方政府,可以通過目前大的專業石油公司甚至是外資公司來我完成"。韓曉平說。 當然,地方政府委托當地的強勢企業來做顯然更具現實性,"這樣一來,地方政府也覺得這樣的能源儲備更安全,在自己完全掌控之下"。韓曉平說:"上海市的做法讓我們對地方政府推動的此類儲備項目充滿想象。這樣的一個儲備體系實際上完全具備在更大范圍內商業化的可能。" 韓曉平分析,首先從油源的獲得上來看,通過地方政府的推動,依靠強大的地方國有企業的具體運作,是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些區域性的成品油經營主體的。 去年3月份,國家商務部頒布的<成品油經營企業指引手冊>規定,企業申請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申請人的提交材料包括:全資或50%以上(不含50%)控股擁有10000立方米以上成品油油庫的法律證明文件。 這樣的門檻對地方政府和百聯集團這樣的運營主體是很容易達到的。 "其背景和具體的運作模式決定了未來的可能走向。因為地方政府可以作為大宗買家,從國際上直接進口成品油甚至是原油,以使我國從更大層面上打通國際市場。"韓曉平告訴本報記者,"但這勢必對目前兩大石油公司的石油配給體系帶來挑戰,并進一步沖擊我國石油領域的壟斷格局。"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