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樅陽專項檢查保健品條碼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00:03 中國質量新聞網
近日,安徽省樅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根據群眾反映的情況,執法人員開展了針對保健品條碼專項檢查。在對保健品商品條碼專項檢查中發現,有一部分保健品存在冒用和使用過期注銷的商品條碼現象,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商品真實生產廠家消費者難以確定。 執法人員介紹,不合格的條碼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生產廠家盜用別的廠家的條碼,造成商品條碼與生產商的名稱不一致;二是部分商品條碼已被注銷,但該條碼的數字碼仍然在使用;三是商場的店內碼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張貼;四是生產廠家自己偽造的13位條碼,實際上根本沒有那個條碼。 目前,質監部門已檢查縣內保健品經銷商23家,檢查保健品條碼315個,涉及冒用、使用過期注銷條碼的保健品有47種。該局依法對冒用、偽造、使用注銷條碼保健品的經銷商進行了處理,并責令經銷商建立完善進貨驗收制度,對商品條碼進行查詢比對,對條碼存在問題的商品,不購進、不銷售。從而規范保健品市場,維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商品條碼常識】 零售商品包裝上的商品條碼具有國際通用性,是由13位數字組成。前綴碼俗稱“國家或地區代碼”,我國的前綴碼是690—695,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的前綴碼分別是471 和489。前綴碼只代表該商品條碼的注冊地,并不代表商品的產地。商品條碼相當于商品的“身份證”。世界上任何兩個廠商不可能擁有相同的廠商識別代碼。商品項目代碼由廠商按照產品的品種、商標、內裝商品規格與數量及包裝類型的不同分配不同的號碼,一般按照順序號編制,沒有特定含義。 冒用、偽造或使用過期已注銷的商品條碼等于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造成商品真實的生產者無法認定,這也是一種違法行為。根據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商品條碼管理辦法》的規定對生產者可處以30000萬元以下罰款,對經銷者可處以10000萬元以下罰款。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注意辨別商品條碼,可以盡量避免受到假冒商品的危害。 (安徽省樅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李杰) 李杰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