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景源:產業結構不協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19:56 中國產經新聞
本報記者何建華報道 近日,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如果從生產、供給角度看,是產業結構不協調。 目前,拉動中國經濟主要是工業,第一產業還處在十分薄弱的狀態。農業在今天仍然還是薄弱的,大家都感覺到,現在豬肉價格上漲,為什么上漲呢?我們這么大的一個消費品,但是它的供給是建立在千家萬戶小生產這樣一種狀態,全國生豬的飼養60%以上是依靠農民散養,安全、生產、供給是建立在一個極為薄弱的狀態下,所以國務院專門決定拿出25億扶持生豬養殖的規模化和產業化,農業基礎在今天仍然是脆弱的。另外一個方面我們第三產業比重偏低,全世界發達國家都在70%以上,發展中國家平均數是51%,我們比全世界發展中國家51%的百分數還要低10%以上,所以中國的第三產業不僅比重偏低,還一個結構層次低。缺少高附加值的第三產業。現在一說第三產業就是餐飲業,全國餐飲業每天銷售額在25億人民幣左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回顧改革開放后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時認為,,“中國20多年經濟的快速增長,就是因為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主導產業帶動增長。上世紀80年代,我們的主導產業主要是輕工和紡織,90年代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后,中國經濟迎來了一個快速增長期,主導產業包括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新一代的家電產業和房地產等等。2002年開始了新一輪的經濟增長,起帶頭作用的是住宅、汽車、電子通訊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先導產業拉動了一大批中間投資性質的企業,主要是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機械、化工等等”。 能源需求的緊迫性在新的產業結構中更為顯現。劉世錦說,這一輪經濟增長中,起帶動作用的“一個是電力煤炭、石油等能源行業,還有就是港口、鐵路、公路,當然也包括航空運輸行業的發展。實際是兩方面,一個是能源,一個是運輸”。 汽車和房地產作為龍頭,“現在拉動幅度最大的就是鋼鐵行業,最近兩三年鋼鐵行業新增產量中有60%~70%用于房地產需求”。而以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分析,“一個大國進入汽車消費階段以后,汽車行業的快速增長期可以保持30年左右。住宅和城市基建快速增長20年是完全可能的,鋼鐵、有色金屬這些中間投資品也被長期拉動了”。記者何建華攝影 【責任編輯 張秦寧】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