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豬經濟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15:16 中國新聞網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薛涌 分析東莞的“禁豬令”,需要有一個宏觀的視野。希望政府要學會把這些問題交給市場來解決。靠行政命令,打造不出有創意的經濟 在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的時代,東莞地方政府突然發布禁止養豬令,惹得全國大嘩。東莞政府的理由十分清楚:東莞是個制造業的城市,養豬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得不償失。對此人們不禁要問:既然東莞是個制造業的城市,污染的源頭主要是制造業,怎么治理環境要拿養豬開刀?東莞日生豬消費量是萬頭左右,目前全市生豬存欄數僅為75萬左右,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禁了養豬,是否會導致豬肉價格的進一步上漲呢? 從經濟上分析這一問題,需要有一個宏觀的視野。最近四分之一世紀中國的經濟起飛,其實就是個急速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大量民工放棄農業而進城,大量農地被侵占。東莞也迅速從農村演化為城市。這里的邏輯也非常簡單:工業的利潤大,能夠創造更高的GDP。農產品則價格低廉。從 1974年到2005年,世界食品的實際市場價格,下降了大約四分之三。在這樣的背景下,棄農重工,乃不失一個理性的發展戰略。 但是,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從2005年以來,局面大變,食品價格上漲了75%!最近一期《經濟學人》的封面故事就叫“廉價食品的終結”,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度分析。農產品價格長期低迷,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現代科技提高了農業的效率和產量,使食品供應大幅度增加;一是最近幾十年世界人口的增長放緩,需求的提高相對較慢。但是,最近有兩大變化,決定性地改變了這一局面,可能使世界告別廉價食品的時代。 第一個變化,是中國和印度兩大經濟的起飛,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人們的食品結構從谷物轉為肉食。1985年,一個中國人的平均年肉食消費量是20公斤,如今則是50公斤以上。生產1公斤豬肉需要3公斤的谷物作為飼料;1公斤牛肉則需要8公斤的谷物。食品結構中的肉食增加,就等于要用數倍的谷物生產同等卡路里的肉食,這就大大加大了市場對谷物的需要。 第二個變化,是隨著石油危機再生能源的流行,玉米被大量消耗。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就是Ethanol。2000年,美國為制造Ethanol消耗了150萬噸玉米,2007年則預計消耗850萬噸。用玉米制油,消耗奇大。要把一輛越野車SUV的油箱加滿Ethanol,所消耗的玉米就夠喂飽一個人一年!本來,Ethanol是非常有爭議的“綠色燃料”,但是因為石油危機,得到聯邦政府的巨額補貼。美國農民紛紛把農地用來種玉米,減少了其他作物的耕作面積。美國不僅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也是最大的玉米出口國。不過,現在美國用于Ethanol的玉米,已經超過了用于出口的玉米。 從世界食品市場的宏觀角度看,最近中國的豬肉漲價,絕非偶然,也非轉瞬即逝的現象。相反,食品價格可能越來越高,農業的利潤可能會大幅度上升。政府在設計經濟發展戰略時,應該聽從市場,而不是通過強勢行政干擾市場的運行。以東莞為例,一些私人資本看準豬肉市場的潛力,投資上千萬建設養豬場,眼光恐怕比政府要遠。但政府一紙命令,就使其前功盡棄。這等于摧毀了最有潛力的民間企業。 養豬污染當然是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應該是政府制定一系列環境條例,讓養豬場遵循。其實,中國南方有悠久的農業傳統來對付養豬的污染問題。清人包士臣的筆記中,就寫到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懂得修糞池,使得水田得益,也使環境清潔。日本傳統的稻米經濟和中國南方近似,明治維新時要搞現代化,以重金請來英國最好的工程師,為東京設計金屬管道的供水系統。結果,英國工程師對東京沿用的竹筒供水系統的水質進行測試,發現東京的飲用水其實比倫敦還干凈!之所以如此,在于東亞稻米經濟高度重視對糞便的利用,乃至惜糞如金,隨時清理。怎么當時能作到不污染,現在反而污染了呢? 事實上,如今世界不僅面臨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有機食品在發達國家也大行其道,價格奇高。中國隨著中產階層的成長,對有機食品的需要也會越來越大。這些都使有機農業大有可為,使糞便重新獲得價值。我不想對東莞要不要養豬妄作評論。我只是希望政府要學會把這些問題交給市場來解決。靠行政命令,打造不出有創意的經濟。★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