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眼下能廢死刑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18:20 《財經》雜志網絡版
黃京平:應逐步取消純粹經濟犯罪死刑罪名。但是,人身傷害或是影響國家機關執行其職能、影響民眾對政府廉潔高效期待的犯罪,尚不能取消
【背景】在日前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104個國家代表投票通過決議,要求各國尊重國際社會對死刑的標準并暫緩死刑,但是這項決議對聯合國成員國并沒有強制性法律效力。在各國代表中,有104個支持暫緩死刑、54國反對、29國棄權。其中,中國、俄羅斯、美國都投票反對。 聯合國大會在1994年和1999年曾經兩次討論暫停適用死刑。人權理事會的前身人權委員會也曾應某些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請求,多次討論這一問題,不過至今都沒有取得任何結果,每次討論幾乎都形成對立的兩派意見,并且爭論激烈。 1966年,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第六條規定,不得任意剝奪人的生命,并強調,在未廢除死刑的國家,只能對犯有“最嚴重罪行”的人判處死刑。1989年,聯合國又通過了《聯合國廢除死刑公約》(第二選擇議定書),要求每一締約國應采取一切措施在其管轄范圍內廢除死刑。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11個國家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廢除了死刑;自1990年起,平均每年有3個國家廢除死刑。我國的香港、澳門特區也已廢除死刑。 對于此次議案,中國代表表示強烈反對和遺憾。中國代表張丹表示,死刑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刑事司法問題。他說,聯合國大會不是討論死刑問題的合適場所。決議提案國向別國施壓的做法,中方是不會接受的。 根據意大利的反死刑組織在8月間發表的報告,2006年,有5628人被處決,其中,中國處死了5000人,伊朗也有215人被處決。去年執行死刑的國家有27個。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23日在全國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判處死緩的人數,多年來第一次超過了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人數,進一步體現了慎用死刑的政策。 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教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兼職副檢察長黃京平認為,在全球范圍內,取消死刑是不可扭轉的趨勢,但是,中國取消死刑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實現。而這一實現有賴于社會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們觀念的轉變。 黃京平指出,立即廢除死刑是不現實的。作為最嚴厲和最古老的一種刑罰,死刑有其復雜的歷史文化背景,其確立和取消必須有適當的社會經濟文化基礎。犯罪急劇增多是當前處于轉型期的當代中國不得不面臨的問題,需要公共政策的制定者統籌兼顧來應對。同時,人們對社會安定的要求和對死刑威懾力的迷信卻增加了,死刑被廣泛認為是鎮壓犯罪、懲罰和防止政府官員貪污腐敗的利器。復雜的犯罪活動以及人們觀念中對于死刑作用的信賴,使得決策層的考量偏向于保留死刑。 在保留死刑的同時,要做到限制死刑,減少死刑。黃京平認為,要從數個方面來來限制死刑并且防止冤殺錯殺。 首先,堅持程序正義,公安部門、檢察部門以及審判機關的司法活動應符合程序正義的要求。他呼吁,要加快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來提升程序正義的可操作性,建立非法證據排除等制度來保障程序正義。 其次,要盡快研究落實死刑的替代措施。他認為,最重要的不是減少死刑罪名,而是建立起死刑替代措施,如落實終身監禁制度,延長有期徒刑的刑期,使得死刑取消后留下的空白由這些替代措施來填補。他表示,應當在減少死刑條款之前,構建起合理的刑種制度的框架,使得取消死刑罪名后刑事政策能平穩地過渡,而不會帶來刑事制度失衡。 第三,逐步取消某些罪名的死刑條款,如純粹經濟犯罪的死刑罪名。但是,鑒于我國現實,有幾類犯罪不宜取消死刑:一是人身傷害案件,如故意殺人罪等;二是影響國家機關執行其職能,或者影響民眾對政府廉潔高效期待的犯罪,如貪污受賄罪等。這些罪名的死刑條款在現階段應當保留,將其盲目取消會造成司法公信力的缺失。 此外,黃京平高度評價了最高人民法院對死刑復核權的收回,他認為,這是無可替代的限制死刑的措施,表明最高人民法院真正堅持了慎殺的政策。 最后,黃京平表示,應當以一種“大歷史觀”來看待死刑的存廢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產階級的壯大,人們對于刑罰尤其是死刑的威懾力會有更加寬容的認識。只有在人們觀念轉變的基礎上,廢除死刑才有可能實現,否則只能是人權保障的奢談和人道主義的玄論! 《財經》雜志實習記者徐凱采寫 本欄目主持人信箱: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