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訊賄賂門:中美聯手清理商業賄賂機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02:10 第一財經日報
該報告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大大動搖了美國企業在民眾心中的形象,為了重塑公眾對美國商業體系誠實正直的信心,美國國會制定了《反海外賄賂法》,禁止美國企業向外國政府官員行賄。 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為了利益,總有一些公司喜歡鋌而走險。轟動一時的“朗訊賄賂門”事件,就讓人領教了賄賂與受賄者之間的方式多樣化與隱秘性。 據美國證監會(SEC)在其官方網站公布的司法文件,原美國朗訊科技公司(該公司于2006年與法國阿爾卡特公司合并為阿爾卡特朗訊),在2000年~2003年之間,共邀請1000名“官員”赴美旅游,花費超過1000萬美元。 盡管此事件以朗訊支付250萬美元的罰款而與SEC達成和解,但在中國,涉及此事件的“官員”如何調查和處理,卻給人留下了懸念。 我們知道,美國的《反海外賄賂法》只能制裁美國企業,而不能制裁接受美國賄賂的他國官員和企業高管,由于各國對于主權問題高度關注,因此美國制裁其企業海外賄賂的行為并不一定會得到其他國家的支持。撇開主權問題和政治問題,國際商業賄賂的確需要國際社會聯合行動才能取得成效。 早在1997年,OECD(經合組織)通過了《國際商業交易中反對向外國公共官員賄賂公約》,目前已有32個國家簽字,雖然中國并未成為該公約的簽字國,但中國已經簽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有義務在國際領域與其他國家合作打擊以商業賄賂形式體現出來的腐敗行為。 一個國家與國際商業賄賂單打獨斗很難取得理想效果,因為跨國企業的賄賂行為大多發生在境外。朗訊對中國官員和高管的商業賄賂行為,如果不是因為受到其他事件的牽涉并主要發生在美國,恐怕美國證監會很難查證。 國際商業賄賂的特殊性,要求世界各國聯合起來共同打擊。美國證監會查出朗訊的行賄行為,間接支援了中國治理商業賄賂的行動,當然,前提是中國反商業賄賂高層對美國證監會查出的事實給予高度的重視,并以此為線索嚴厲查處中國接受賄賂的官員和高管。 完善中國國際商業賄賂法制,必須從國內法和國際法兩個方面入手。在國內法層面,應當將國內企業在境外從事的商業賄賂行為納入我國法律管轄的范圍。在國際法層面,應選擇適當的時機加入國際反商業賄賂公約,或者與主要貿易國、投資國就打擊雙邊商業賄賂行為簽訂雙邊協定。 當然,在完善中國國際商業賄賂法制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國家主權原則,一是對等互利原則。美國《反海外賄賂法》曾被很多國家視為霸權主義的產物,這主要是因為該法沒有很好地遵循國家主權原則,將法律管轄的范圍不適當地擴張到其他國家法律的管轄范圍內。 但是,在完善國際商業賄賂法制時,可以在遵循對等互利原則前提下對國家主權進行對等限制。如果各個國家均嚴格保持傳統的國家主權原則,就談不上國際合作問題,國際合作的本質就是在對等互利的前提下,各自對主權原則進行對等限制,從而互相提供便利,實現在治理國際商業賄賂中協力合作、互幫互利的雙贏局面。(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師)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