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量辭典(2007-12-20 4B)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6:56 中國質量新聞網
米制的形成(一) 1795年采用米制計量單位以前,全世界一直沒有統一的計量標準。 一個東西有多長?一杯水有多重?人們爭論不休,僅在法國就有上百種計量系統,有些以人體某部位的長度為計量單位,如“foot”即“一腳長”等。時間單位則以一天的工作來劃分。容量以裝載物來衡量,如“一桶”、“一袋”。土地的計量曾使用“arpent”制,雖然這個詞在現代字典上已不易查到,但由于“arpent”制在計量皇家森林時,能區別一般土地的丈量,因而頗受國王的歡迎。鑲木地板的計量用“toises”,而鋪蓋它的地毯計量則用“aunes”制。比如,在古代,世界各國計量長度單位多種多樣,而且多以人身器官為計量工具。古羅馬用士兵行2000步為1“羅馬里”,以羅馬帝國國王腳長為“羅馬尺”;古埃及用國王的肘至中指尖的距離為“腕尺”;英國國王在公元939年~975年間規定,以他拇指關節長為1英寸等等。我國古代也有形形色色的長度單位,史記中有禹“身為度”,禹將自己的身長定為1丈,把1丈分為10等份,每份為1尺,布手知尺,布指知寸等等。 面對這個繁雜混亂的計量世界,法國人“冥思苦想”,英國人也在苦苦探索。歷代國王如弗朗西斯一世和亨利二世等試圖找到一種萬能的計量系統,但都失敗了。后來,人們測量了從敦刻爾克至巴塞羅那的子午線弧度,由此演繹出測定由北極至赤道的子午線長度,并確定從北極至赤道的子午線長度的四千萬分之一為1米。 1795年,米制計量單位的采用,滿足了法國人的虛榮心,但卻刺傷了英國人的自尊心。他們甚至拒絕這一革命性的、合理的計量成果。在10進制計量的早期,曾有人想把一天分成10小時,每小時100分鐘,每分鐘100秒。但由于這樣太牽強附會,因而無法使用。后來10進制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使之更加科學、合理。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大多采用12進位為基礎的度量衡:如12英寸為1英尺,12盎司為1磅等。這樣就形成了12進位計算制度與10進位計算制并存的局面,給工業生產、科學技術帶來很多不便。在拉格朗日堅持下,委員會通過了10進位取代12進位制的議案。1799年,委員會完成了度量衡標準的制度,并于1812年正式頒布實行。到1837年,在法國強制使用。歸根到底,是法國人找到了一個全新的計量單位,它給長度(米)、容量(升)和重量(千克)找到了一個固定的、通用的關系。也就是說,在長度、面積、體積和重量的單位中,最基本的是長度單位,長度單位一經給出,其他量的單位就可相應地得出。 佚 名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