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股減持的最大風險是不確定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2:30 第一財經日報
這些言論自然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在樂觀者眼里,這降低了國有股大規模減持的可能性;而對悲觀者來說,則看到在這一含糊表達背后,國有股通過增減持影響股價會成為常態。 無論如何,除了股指期貨之外,國有股減持問題已成為影響股市未來運行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段時間,利用國有股減持來擠壓泡沫的聲音開始增多,李榮融的適時表態,既可以看作是對這些論點的回應,也可認為是政府就國有股減持問題在試探公眾反應。應該說,對公眾來講,國有股減持的最大風險,在于其一貫的不確定性,而這也是中國股市健康發展的隱憂。 首先,國資委關于國有股減持的頻頻表態,看似理所當然,卻也同時增強了股市監管主體的不確定性。理論上說,證監會負有監管和穩定股市的職責,但由于國有股的龐大規模,國資委的政策對股市運行往往有實質影響,而本次發言,更使人感覺有點國資委為股票定價和控制股價的意味。國資委作為參與股市一個特殊“投資者”,維護股價合理顯然超越了其職責,只會增加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再就是國有股減持目標有很大不確定性。在國有股減持過程中,不同利益主體的目標顯然有所區別。對國資委來說,股市的穩定和繁榮已與其政績密切結合在一起,央企整合將在2008年全面鋪開,利用股市來完成行業重整、打造骨干企業、擴大融資規模,將成為國資委的主要任務,因此其不可能任由大規模減持來破壞牛市基礎。 但同時我們也可觀察到,中央政府和監管部門存在另一種可能觀點,就是通過減持來擴大股票供給,抑制需求拉動的股價暴漲,這與眾多央企回歸A股的思路是一致的。而對國有控股公司來說,賬面盈利已經很高,在市場泡沫積累的情況下,其減持欲望必然越來越強烈。對于國有股減持,這些不同主體的目標差異性,加上其都可能對最終政策有強大影響,更導致了公眾預期的不確定性。 還有,國有股減持的路徑也有不確定性。從國外國有股減持的經驗來看,如果通過證券市場進行,則應該使公眾對未來減持路徑有清晰的了解。對此,我國雖然對減持有一些具體規定,但在減持的行業、次序、階段性目標和時間計劃等方面,都沒形成清晰的政策信號,這自然會使公眾感覺摸不著頭腦。同時,“不是把股價弄得越低越好,也不是弄得越高越好”這樣的外交辭令,更使人對可能變成常規性的減持手段感到恐慌。 至于國有股減持的原則,同樣具有某些不確定性。例如,國外的國有股減持,通常要在上市公司持續盈利后進行,保障把好的資產轉讓給公眾,那么我們是否需要如此?另外,對小于規定比例5%之外的減持,是否需要事前信息披露?對金融國有企業的股權,以及民營企業中的國有股,如何進行減持?諸如此類的問題,都使國有股減持原則有嚴重不確定性。 總之,不確定性是市場風險和動蕩的根源,只有真正增加國有股減持的明確性和透明度,才能使政府、國企和公眾獲得共贏的結果。(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 楊濤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