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A股發行開閘利大于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 09:04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張煒 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公司包括銀行發行A股,在上周頗受關注。不少投資者對A股市場由此帶來的擴容壓力感到擔心。其實,此舉有利于促進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 對于發行A股的愿望,匯豐銀行、東亞銀行、星展銀行、恒生銀行等外資銀行都公開表達過。在今年4月的法人銀行的開業典禮上,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寶表示,“該行正在積極準備,希望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在上海證交所上市。”該行副董事長陳棋昌透露,一直與上交所保持著緊密合作,曾一度考慮采用CDR方式使東亞銀行股票在內地流通。匯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此前也表示,相信5至10年內有機會在內地上市。 對外商投資公司來說,在A股市場登陸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外資銀行單靠目前的擴張速度,受到人民幣存款資源的限制,借助于資本市場,是增加資本金的最好辦法。市場人士還預計,由于外資銀行在華的資產有限,有的銀行很可能借上市的機會,加大在內地的投資,參股更多內地金融機構。 按照目前業界人士的理解,所謂允許發行A股的“外商投資公司”,是指在中國境內注冊設立的公司,并非“外國公司”。據此理解,在華注冊設立的外資法人銀行,具備條件。外資銀行在今年轉制成為法人銀行后,相比其它行業更有機會在A股市場上市。其實,這一點是外資銀行早已估計到的。今年4月就有市場人士提出,境外公司在內地上市的審批難度很大,而中國子公司則容易許多,最終上市的估計是中國子公司。如今經過改制與注冊,外資法人銀行或許有望在未來A股發行時先拔頭籌。 對于國內投資者來說,若A股新添“外商投資公司”,進一步豐富了投資對象。一方面,在華注冊設立的“外商投資公司”,同樣充分分享到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抓住了中國市場增長的機會。國內銀行業全面對外開放剛滿一周年,外資法人銀行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其成長性不遜色于中資銀行。以11月份的數據為例,滬上外資銀行新增人民幣各項存款113.3億元,占今年前11個月累計增量的三成,同比多增86.1億元,其中,在滬轉制為法人的10家外資銀行上海分行存款增量占比達52%。 另一方面,內地投資者的投資渠道逐漸多元化,QDII產品大量發行,“港股直通車”醞釀推出,“灰色渠道”暗流涌動,即便外商投資公司繼續無緣A股市場,內地資金也有機會投資于國外企業。允許“外商投資公司”加入A股行列,可增強A股市場對資金的吸引力。與發行外資A股的擴容影響進行比較,擴大A股投資對象帶來的資金吸納效應,應該有望利大于弊。 其實,發行外資A股的擴容影響,是相對有限的。國內A股市場現有的擴容壓力,不會因為外資A股的加入而顯著增加。上海證交所創新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表示,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希望在A股上市的外商投資企業數量不少,但總的規模并不大,因此目標主要還是瞄準中小板和即將提出的創業板。 投資者非常清楚,國內證券市場融資功能的特殊性,管理層不會因為外資A股“濫發”過度而導致國內大型企業融資受到影響。更何況外資A股發行的真正“開閘”,還有一段路要走。有業內人士指出,“外資公司發行A股不可能很快,原因在于紅籌股回歸的步伐還未完成,只有紅籌股回歸后才可能輪到外企發A股。屆時市場監管環境與今天相比將更加復雜,對監管部門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政策上開放外資A股發行,但難免有孰輕孰重的差別。外資A股的登場,只是讓A股市場更加色彩斑斕的“綠葉”之一,給A股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加分。 投資者應該更多看到,開放外資A股發行的正面效應。內地投資者既可以“出海”投資境外企業,又能在國內A股市場投資外資公司,將有助于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特別是矯正A股市場偏高的估值。外資公司發A股也可能估值偏高,出現類似A股與H股價差,但其定價過程仍會參考外方股東在海外市場上的定價水平。進而通過與內資上市公司間的比價效應,將有利于A股市場的估值走向合理。 可見,適當開放外資A股發行,不是把當前股指“拉下馬”的理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