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邦謀劃合資組建養老金公司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11:31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王芳艷 上海報道 友邦高層透露,友邦正在尋找合適的伙伴共組合資養老金公司,以申請企業年金管理機構資格。不過目前還沒有明確對象,也尚未提出企業年金的資格申請。 合資做年金 分改子遭拒后,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友邦”)正謀劃另一種“合資”。 近日,友邦高層向本報透露,友邦正在尋找合適的伙伴共組合資養老金公司,以申請企業年金管理機構資格。不過目前還沒有明確對象,也尚未提出企業年金的資格申請。 “中國為人口大國,能使老有所養的養老金或退休制度,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重點,故此中國的養老市場——團體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及個人養老保險等都有非常大的潛力。”這位高層表示。 截至目前,60余家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資格名單中,尚無包括友邦在內的外資保險公司身影。盡管在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美國人壽保險委員會(ACLI)曾呼吁中國對外資開放年金市場,簡化外資企業提供企業年金服務的申請和批準程序,但目前未見進展。 對于外資公司進入年金市場可能面臨的障礙,前述友邦高層較為樂觀,稱目前無論是養老金或年金,在法規上沒有內資及外資的區別!耙话銇碚f,外資在中國市場植根的時間比較短,加上營商文化的不同,這些是需要學習、適應及發展的。” 根據中國保監會友邦整合其在華分支機構(即“分改子”,在華設立一家獨資壽險公司)的申請的批復,友邦分改子的前提是采取合資形式,即其持股比例不超過50%。 批復公開次日,友邦即對外回應稱,有關對現有全資分支機構整合的申請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高運作效率,他們尊重保監會的決定,并對其在中國的全資壽險業務發展保持信心。 “合資(組建養老金公司)是一個比較現實的選擇。”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從國內年金市場的狀況分析了友邦的合資養老金公司策略。 他認為,外資保險公司進入龐大的年金市場的最大障礙不僅僅是資格,年金的最大客戶群是國有企業,而由于種種限制,外資公司拿到這些國企的年金業務比較困難,所以必須尋找實力雄厚的中方伙伴,才比較容易開拓業務。此外,年金是壽險業務的一部分,而壽險業務必須合資才能整合,所以組建養老金公司是比較現實的選擇。 發力投連險 憑借在1992年獲得的中國唯一一張獨資壽險牌照,友邦多年獨占外資鰲頭——2004年至2007年中期,友邦保費收入從48億元躍升至70億元。 但隨著后來者的發力,情況正在微變。 受益于資本市場火爆,一些外資保險公司憑借投連險迅速做大保費規模,部分一度取代長期穩居外資單月保費排名第一的友邦。 今年8月,招商信諾錄得保費收入78182.97萬元,環比大漲351.88%,月度保費排名從第20位急升至第8,超越友邦(76541.86萬元)當月成為新科外資壽險老大;7月,“大都會系”同門兄弟聯泰大都會與中美大都會,也總計近8億元的單月保費收入超出友邦28.56%。(本報2007年10月10日16版《投連險顛覆外資月度排行榜: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曾予報道) 雖然沒有正面回答友邦被趕超的原因,但從友邦中國區總裁華毅安(IanWatt)對本報透露的信息顯示,友邦將在未來加大對投連險的投入。目前友邦投連險保費約占總保費收入的40%,主要來自銀保渠道。 華毅安稱,投資和保障是投連險最核心的兩塊功能,未來在政策法規允許的前提下,友邦投連險的發展會圍繞二者展開。 投資方面,拓寬投資范圍,如投資海外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等,增加投資賬戶,賬戶的功能、主題不斷細分,也有可能直接連結到海外基金;保障方面,他認為,在目前提供壽險保障的基礎上,保障范圍可能會延伸到殘疾、重大疾病、醫療等方面。投保人可根據不同階段對保障的不同需求,靈活選擇保障額度。 但他亦承認投連險存在較大風險,“投連險關注的是長期投資,短期內資本市場的波動可能會對投連險的投資表現產生影響! 作為國內保險代理人制度的鼻祖,友邦在這一模式下營利數十年后,目前面臨多元化轉型和渠道再分配。按照友邦目前的格局,個人營銷與銀保、團險等其他渠道分別占現金保費的60%和40%。 相對于銀保渠道的躉繳產品,個人渠道主要銷售時間跨度在10-15年的期繳保單,對公司內涵價值貢獻最大,因此,華毅安堅稱“營銷員仍是核心渠道”。但他認為,為了滿足客戶保險的多種需求,營銷渠道、銀保和其它新興的渠道都要發展和開拓,理想的狀態是個人營銷和其他渠道達到50%、50%的比例。 對比其他保險公司的全國跑馬圈地,友邦也迫切希望能繼續擴大版圖,加快在中國其他省份的布點,不過“現在將在現有業務基地如江蘇、廣東、北京、上海繼續擴張,這些省市還有城市是空白地帶。同時會開拓其他多種營銷渠道,多條腿走路。”華毅安表示。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