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形象低估”到“形象溢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7:20 中國質量新聞網
在不久前由某雜志主辦的“2007(第六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圍繞“繁榮時期的領導力”這個年會主題開設了幾個分論壇,其中“中國制造的形象溢價”主題論壇頗為引人關注。近兩年,特別是今年以來,“中國制造”這個符號在國際社會遭遇了空前的挑戰,在這樣一個嚴峻的現實背景下探討如何提升中國制造的整體形象,實現中國制造的“形象溢價”,顯得十分必要。 如果說此前關于中國制造面臨問題的討論多停留于產品、企業、監管以及事件等具體層面,只是一種“危機公關”,那么關于中國制造“形象溢價”問題的提出,則表明中國企業界、產業界、學術界、政府層以及全社會對中國制造的思索已經轉入更深、更長遠的戰略層次。這或許意味著,經過深思之后的努力,根本性地提升中國企業、中國制造形象的局面不久就會打開。 其實,中國制造走出當下“形象低估”的困境,實現其應有的“形象溢價”,最關鍵的還是要完成三個進步,即:先是企業進步,然后是社會進步,再就是整個國家進步。而中國制造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也就是這三個層次的問題。從全球分工來看,中國企業實現品牌溢價道路尚遠,雖然為世界制造了價廉物美的產品,但在全球市場的角色只是“底層工人”的形象;一旦個別企業的產品出了問題,整個中國制造都受連累,這表明中國社會整體經濟環境還有待改善,外界以偏概全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基于對中國社會的陌生;中國制造僅僅依靠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還不足以變得盡善盡美,在經濟以及科學、藝術、體育等各領域尚未出現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形象代言。 中國企業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比較幼稚,暴露出過多的被動性、依賴性和軟弱性,這從許多企業應對危機的表現可以看出來。在歷史上,日、韓在應對質量危機時,都體現了以企業為主、政府為輔的共同特點,企業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紛紛加大在國際市場的品牌推廣力度,而政府只是以監管者的身份出現,僅對企業的危機應對提供必要的政治和外交協助。而中國的企業在應對危機時,卻更習慣于或者說從骨子里希望政府出面解決問題,就像一個在外面受了委屈跑到家里把家長拉出來要說法的孩子,自己既缺乏應對問題的能力,也不知道深入檢討反思,這種將壓力轉移的思想和做法雖可以使自己得到暫時的保護,但長期下去所形成的“政府依賴癥”,只會對企業成長發展有害。 從社會層面看,目前影響中國制造形象的問題在于,整個社會為中國制造提供支撐的力量還比較薄弱,有時甚至還存在反作用力。比如,中國的一些媒體還缺乏向世界表達話語權的能力,在應對危機時沒有發出讓全世界尊重和引用的聲音。不光媒體,消費者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許多人對國貨似乎一直抱有一種偏見,這與普遍存在的崇洋心理形成鮮明對照。正如一位學者所指出,中國只靠企業和商業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要社會整合,形成社會軟實力,這個軟實力包括文化產業、科技、教育等諸多領域,也包括社會民眾覺醒。 因此,從長遠看,實現中國制造“形象溢價”,企業是主體,社會是保障,政府是后盾。而在企業、社會和政府這三者之間,也需要形成一個互動的紐帶。企業以社會公民責任獲得社會的認可和支持;社會各階層以理解和寬容的態度對待企業發展中的問題,為其創造健康成長的條件和環境;政府在加大對企業監管力度的同時,逐漸將解決市場問題的主導權過渡給企業,尤其在處理危機時讓企業演主角,自己集中精力做好經濟政策、搞好國際關系、引導社會輿論以及制定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工作。 中國制造從“形象低估”到“形象溢價”,已經面臨了巨大的危機,當這個危機過去時,接下來要迎接的一定是一個偉大的轉機。 胡立彪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