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制物價上漲應采取綜合措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3:55 金融時報
強興華 11月份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達到了6.9%,創出近年來物價上漲的新紀錄。向前看,從今年四五月份開始,CPI便步入上升通道,基本上是逐月增長;往后看,接下來的元旦、春節將會形成兩個較大的消費高峰,社會需求將會周期性地增加,這必將會對CPI的繼續走高形成新的壓力。CPI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是影響經濟運行和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經濟指標。抑制CPI的快速上漲,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般認為,CPI的持續快速上漲主要源自于食品類價格的上漲,而食品類價格的上漲,是由于食品類商品供給不足而造成的,也就是說供需之間產生了缺口,供不應求,是一種需求拉動型的價格上漲。這種分析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說豬肉價格的不斷上漲,就與我國生豬存欄量下降有著密切的關系。為此,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勵生豬生產,以期扭轉這種供需不平衡的局面。這是一項針對性很強的措施,應該能夠收到不錯的效果。然而,這樣的分析也有不足的一面。生豬的產量之所以下降,至少還有如下的原因:一是近年來一些基礎性的商品如能源、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具體到生豬生產上,就是飼料及添加劑、獸藥等價格上漲,生豬生產的成本在增加,這自然會推動豬肉價格的上漲;二是生豬生產的比較效益在下降。生豬的生產主要集中在農村,而農村是我國勞動力輸出的主要來源地。在城鄉勞動力輸出輸入已無多大障礙的今天,生豬的生產者即農民,為了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自然會根據收益的不同而對所從事的行業有所選擇。由于從事生豬生產的效益低于其它行業,這些年來,生豬的生產總體規模在縮小,豬肉的供應量當然也就會相應地減少。 從這一角度分析,豬肉價格的上漲,實際上是市場機制在發揮作用,是市場在通過價格的上漲來吸引更多的投資進入生豬生產行業,最終實現供需平衡。也可以這樣認為,即豬肉價格的上漲,不過是經濟運行中大體上還算正常的周期性波動。只要我們用于鼓勵生豬生產的措施得當,相信經過一個不長的周期,豬肉價格一定會回復穩定。 但是,以上的分析決不是問題的全部。很多食品類商品,并沒有出現供求失衡,價格仍然在不斷上漲,其中必定另有原因。比如說糧食。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形勢很好,已連年豐收;糧食需求總量也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但是,糧食價格還是在不斷上漲。在供求平衡的態勢下,價格發生這樣的變化,問題只能出在市場機制上。事實上,糧食價格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失靈的表現。我國的糧食國內收購與銷售、向國際市場的出口與進口,掌握在少數幾家大的公司手中,在糧食市場方面,并沒有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相反,倒是形成了有效的市場壟斷,市場價格因此便不能夠正確反映糧食的供需狀況。加上近年來國際市場上糧食價格不斷走高,企業追逐利潤的目標便替代了國家穩定糧價的目標,國際市場上的糧食價格上漲,也就輕易地傳導到了國內市場。市場是聯系生產與消費的中間環節,只有這一中間環節保持良好的狀態,社會經濟運行才能夠正常與順暢,對于中國來說,尤其如此。 抑制物價上漲,還要依靠現代金融手段。金融市場是現代經濟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市場對于實體市場上商品遠期價格的發現能力,是其它任何市場難以企及的。小生產者由于信息掌握能力有限、生產資本有限,因此具有天然的盲目性和脆弱性。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期貨市場等金融市場,發現農副產品尤其是大宗農副產品的遠期價格,用以指導農民的生產,用來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參考。 價格的穩定,既是經濟正常運行的結果,也是保證經濟運行正常的必要前提條件。當前的中國,正處于快速城市化的階段,在今后一個時期,農民總量的減少,將是一個可以肯定的事實。這就要求我們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要充分注重改善我國傳統農產品生產方式,提高農產品的生產能力,在農村勞動力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保證這些商品的供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