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縱論現代財富觀的十大內涵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6日 09:04 中國經濟時報
現代財富觀要求以明規則創造財富,而不靠潛規則;現代財富觀不惟“效益論”,而強調“貢獻論”;現代財富觀追求公平的回報率,而不是最大的回報率;現代財富觀要求“商而不詐”,不能“無商不奸”;現代財富觀要求企業家既善待客戶,又善待員工;現代財富觀不僅重視有形財富,而且強調無形財富;現代財富觀既靠政府引導,又要靠公民社會的推動;現代財富觀要求財富來自社會,歸宿也是社會;樹立現代財富觀不光靠呼吁,更重要的是靠制度;樹立現代財富觀不光靠教育,最重要的是靠文化層面。 ■學人新論■賈品榮 現代財富觀不同于傳統財富觀,有著深層的時代內容和深刻的理論意蘊。 內涵之一:現代財富觀要求以明規則創造財富,而不靠潛規則 所謂財富潛規則,就是沒有通過法定方式,但實際上影響著財富運轉,并被大多數人所遵循的規則。 財富潛規則有四個特點:第一是秘密性,它是正式規則無法運行的產物,是在實踐中“摸索”逐步形成的!盎疑杖搿笔瞧浯怼R恍┎环ㄡt生虛開藥品,過度治療,承包科室,賬單造假,大收紅包。在他們看來,同行都這么干,不然自己就無法生存。這就是潛規則的表現。第二,腐敗是其主要特征,“黑色收入”是其代表。當政府掌控太多資源時,脫離正式規則的潛規則就會應運而生,而破壞正式規則的主要方法是行賄。一些資源性資產掌握在政府部門,而各種法規均靠他們主導,這就給官員設租尋租、蠶食或鯨吞財富提供機會。第三,潛規則導致公共部門喪失公共精神。潛規則使一些官員有了辦事的動力,一些企業獲得了特許經營權,但沒有行賄的企業和個人被拒之門外,導致公共部門喪失公共精神。一個現代社會,要求公共部門具備四大公共精神:民主的精神,法的精神,公正的精神,公共服務的精神。第四,潛規則否定明規則。潛規則會形成一種否定正式規則的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使正式規則所有的合理性被徹底否定掉,導致社會管理體系的崩潰,嚴重阻礙社會發展。 而財富明規則就是以企業家精神創造財富。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指出,創新是企業家的基本職能,靠“創造性的破壞”,帶來社會財富的不斷增加。 內涵之二:現代財富觀不惟“效益論”,而強調“貢獻論” 21世紀商業行為最大的特征是雙贏互利,人們獲利不能以犧牲另一方為代價。 強調貢獻是和諧社會的第一要旨。它有助于樹立這樣的觀念:企業不只是賺錢的工具,也是社會的“有機體”;企業不單生產商品,更是一個組織,承擔社會責任。企業不能為了暫時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不能重視物質利益,而忽視精神價值;不能強調自身利益,而忽略他人利益。這樣,企業把自己作為社會的一部分,在社會中持續經營。 強調貢獻有利于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中國企業在尋求外部發展空間的同時,也要統籌兼顧國際市場的接受能力。 內涵之三:現代財富觀追求公平的回報率,而不是最大的回報率 現在國內一些房地產商利潤率高達50%,國有房地產開發商,只要有1元的工資投入,銷售收入產出就可達到141.46元。我們看到,在房地產商攫取超額利潤的同時,大量居民尚未實現“居者有其屋”的夢想;我們看到,“黑礦主”、“黑磚窯主”、“黑心企業主”腰纏萬貫、窮奢極欲的同時,煤礦的生產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小化工、小水泥泛濫成災,農民工連基本的人身保障都難以實現;我們看到,提供公共品的國有企業賺取的平均利潤是財富500強平均利潤兩倍,而與此同時,中國的公共品供給極度短缺,80%的人看不起病,許多農村孩子上不起學,社會保障體系還不能覆蓋廣大的農村,年老、生病、失業像一把把懸在普通人頭上的劍,使得老百姓有錢不敢花,生活過得不踏實。 這就需要企業轉變財富觀,追求公平的回報率,而不是最大的回報率。只有公司不把利潤最大化作為惟一目標時,才稱得上是現代企業。以長利換取短利,舍暴利而取“平利”的同時,必然使企業獲得持續發展。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美國默克公司創始人喬治·默克曾說:“默克的第一目的是用醫學上的創新造福人類,賺取豐厚的利潤只是圓滿完成使命的附帶結果! 內涵之四:現代財富觀要求“商而不詐”,不能“無商不奸” 現代財富觀要求企業經營者具備高尚的品格,把誠實原則作為企業經營的第一原則,做到“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一個社會,企業經營的誠實程度,標志著企業倫理達到的水平,也反映了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吧潭辉p”使企業的價值追求得到提高,其精神境界得到升華。 內涵之五:現代財富觀要求企業家既善待客戶,又善待員工 現代財富觀要求企業家與員工分享經營成果,不能把企業的成功歸功于自己,獨吞成果,而忽視員工做出的努力。更有甚者,一些企業不尊重員工的人格,剝奪了員工的正常權利。現代管理既善待客戶,又善待員工,把員工當作內部客戶,與員工合作,把員工的長處變成組織績效,然后與員工分享企業經營成果。 內涵之六:現代財富觀不僅重視有形財富,而且強調無形財富 傳統財富觀,只重視有形財富,輕視無形財富。在知識經濟時代,財富觀已開始變化,有形財富逐步讓位于無形財富。一個企業,其占地、廠房、裝備、流動資金等構成了有形財富;而研發、標準、品牌、人力資本等構成了無形財富。今天,良好的商業關系是企業的第一無形財富。這些無形財富,通過科學評估,也能同有形財富一樣,被量化為貨幣,進行比較。兩者的比例,標志著企業的先進性。無形財富所占比重越大,表明企業越先進。 內涵之七:現代財富觀既靠政府引導,又要靠公民社會推動 在西方發達國家,現代財富觀并不是完全靠企業家自身的覺醒形成的,而是靠市民社會的基礎和各種社會運動的推動發展起來的。我們應當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健康的企業不可能在一個病態的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同樣,一個健康的社會也不會允許一個病態的企業生存和發展。 目前在中國,既缺少市民社會的基礎,又缺乏社會運動的推動,在這樣的條件下,政府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推動就顯得更為重要。政府應強化引導,既考核經濟效益,又要考核社會責任。管理學家德魯克說得好:“如果企業不盡社會責任,政府一定要強制企業去履行這個責任! 內涵之八:現代財富觀要求財富來自社會,其歸宿也是社會 2006年聯合國與世界銀行公布了世界各國人均財富報告,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人均財富分別列在世界的第一、第二位,分別為90萬和84萬美元,而中國的人均財富只有6000多美元,列世界第163位。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較,墨西哥為8萬美元,高出中國12倍,巴西為5萬美元,高出中國7.5倍。 從人的全面發展觀看,用自己的財富扶持貧困的人們,幫助弱勢群體,不僅解決了他人的危難,也使自己得到一種道德和精神上的愉悅。財富來自社會,其歸宿也應是社會。在美國,像比爾·蓋茨這樣熱心公益事業的富豪并不少見,據統計,美國的富豪對各類慈善組織的捐贈總額10年超過了2000億美元。中國最大的慈善組織——中華慈善總會接受的捐贈70%都來自國外和港臺,內地富豪的捐贈不到15%。 內涵之九:樹立現代財富觀不光靠呼吁,更重要的是靠制度 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慈善事業,不能建立在富人的道德基礎上,必須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我國雖然有了《公益事業捐贈法》,但其中只規定:“公司和其他企業依照本法的規定捐贈財產用于公益事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方面的優惠!倍皟灮荨钡氖鞘裁茨?根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用于公益、救濟性的捐贈,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換句話說,企業捐贈款物的金額如果超過企業當年稅前利潤的3%,超額部分仍需繳納企業所得稅,這樣就形成企業捐贈越多,納稅就越多的矛盾。 社會應該建立捐助善款的免減稅制度,輿論應當褒獎那些捐助善款的富人。如果豐厚收入者將原本要按更高稅率繳稅的一部分錢捐出,就可以抵扣每年的收入所得稅基數,使扣稅率下降。這種既省錢又做了好事的機制對富人特別有吸引力。 內涵之十:樹立現代財富觀不光靠教育,最重要的是靠文化層面 著名學者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提出了一個影響深遠的假設:任何事業背后都存在某種決定該項事業發展方向和命運的無形的精神力量,而這種精神力量必有其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他認為,“理性、克己、自制”的新教倫理為資本主義再生產和投資提供道德理由,就像一種道德外力一般,促進了資本主義活動的興起。 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念和世俗生活方式,缺乏強烈的宗教情感,只追求現實享樂而不修來世,無疑是奢華享受的重要根源。傳統上,財富是用來享受的,做人要學會能掙會花。這似乎是財富最吸引人的地方。今天,樹立“創造、分享、責任”的現代財富觀就十分必要,富人不能無視弱者,無視社會公德,無視社會責任。 。ㄗ髡邽橹袊鴤髅酱髮W公關輿情研究所副所長)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