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改委析因: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16:5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5日電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就當前價格形勢及相關政策措施答記者問時指出,當前的價格上漲是國際國內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就“中國糧食連續四年豐收,主要消費品市場供應充裕,價格總水平為什么還會出現較快上漲?”這一問題,該負責人指出,當前的價格上漲是國際國內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該負責人分析稱,從國際市場看,一是石油價格高漲。近四年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上漲近兩倍,部分玉米和食用植物油用來生產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推動糧價大幅度上漲。10月份,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在2006年上漲50%的基礎上,又比上年同期上漲18%。由于擴種玉米,減少了大豆種植面積,2007/08年度全球大豆減產9.4%。10月份大豆期貨價格同比上漲64.5%。 二是小麥減產。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小麥主產國因干旱連續兩年減產,目前全球小麥庫存降到20多年來最低點。10月份小麥期貨價格同比上漲70.7%。 三是美元貶值。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均用美元標價。2005年以來,美元對歐元貶值20%,也推動了國際市場石油、糧食、油料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此外,國際海運費大幅度提高。目前從巴西運往中國的大豆海運費上漲到每噸124美元,同比上漲 114%,影響大豆進口成本每噸約增加500元。 該負責人介紹說,從國內市場看,一是成本推動。石油、鋼材、糧食、大豆等基礎性產品價格上漲增加了生產資料和消費品生產成本。 二是供給減少。由于飼料價格上漲、周期性波動和疫情的綜合影響,生豬生產下降,5—8月份豬肉價格暴漲,直接推動價格總水平較快上升。 三是需求拉動。連續幾年經濟增長速度較高,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和外貿順差過大的矛盾突出,市場需求過旺。 該負責人還介紹說,目前價格總水平上漲是全球性的。由于國際市場原油和糧食、食用植物油價格漲幅都比較高,世界各國消費價格指數都較快上升。10月份俄羅斯10.8%,印度6.7%,美國3.5%,巴西3.3%,韓國3.0%,歐元區2.6%。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