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清時期“中國銀貴”現象及其教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09:01 中國經濟時報
——對明末至鴉片戰爭前白銀流入中國的績效評價 ■黎霆 由于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雙順差”,我國的外匯儲備迅速增加,至2007年9月末已達14336.11億美元。與此同時,隨著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人民幣也正處于升值通道中。外匯儲備增加和本幣升值,從整體上說是我國經濟實力增強的體現,但同時也對相關的宏觀經濟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明清之際,我國也曾有過一個外貿持續順差的時期,并吸引了巨額的白銀流入中國。筆者認為,在這一過程中,當時政府的相關政策存在不足之處,導致了整體效率損失。盡管現今我們已經有了完備的理論知識來指導我國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實踐,但回顧明清時的那段經濟史仍是不無意義的。 明清時期對外經濟關系的幾個特征 中國對外貿易的歷史悠久,但導致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的,主要是明代中后期“歐人東來”以后的私人海上貿易。明萬歷元年(1573),有兩艘西班牙籍大帆船從菲律賓的馬尼拉開往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船上載有712件中國生絲和22300件瓷器。這在歷史上被稱作中國商品“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首航,揭開了白銀大規模流入中國的序幕。至清道光七年(1827),由于鴉片走私增加,中國的國際收支發生逆轉,白銀開始外流。因而,本文所觀察的“中國銀貴”現象,主要存在于1573-1827年間?偨Y起來,這一時期中國對外經濟關系主要有如下三個特征: 首先,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低廉,使海上貿易具有極大的利潤空間。據有的學者計算,明代中國商品以白銀為計量單位所表示的相對價格極為低廉,墨西哥市場上中國絲織品價格是西班牙同類產品的1/3,在秘魯是1/9,在東南亞是荷蘭同類產品的1/3,在歐洲是當地產品的1/4-1/3。又據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摩加在1609年的報告,西班牙人對通過馬尼拉與中國的貿易很感興趣,因為他們回程可獲利10倍。 其次,當時中國的白銀價值高于歐洲。就“中國銀貴”這一現象,可以從多方面得到印證。一是從購買力的角度看,亞當·斯密在其著作《國富論》中曾提及,“在中國廣州地方,半盎司白銀所可支配的勞動量或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量,比倫敦一盎司白銀所可支配的也許還要大。”二是從金銀價格比來看,從1592年到17世紀初,西班牙市場金銀的比價浮動于1∶12.5到1∶14之間,而同時期中國的比價卻浮動于1∶5.5到1∶7之間,由黃金的尺度看中國的銀價是西班牙銀價的兩倍。三是從銀的國內供給看,中國向來產銀不多,并且明代中國銀礦含銀量遠低于美洲的銀礦。在這一背景下,無論是從生產白銀的成本,還是從供求關系來看,“中國銀貴”現象的出現都是必然的。 再次,中國長期處于出超地位,白銀在這一時期大量流入中國。梁方仲曾估計,由明萬歷元年至崇禎十七年(1573-1644)的72年間,各國由于貿易關系輸入中國的銀元合計遠超過1億元(銀元)。而據德國學者貢德·弗蘭克在《白銀資本》一書中的統計,在1800年以前的兩個半世紀里,加起來中國更是獲得了大約60000噸白銀,大概占世界有記錄的白銀產量(自1600年起為120000噸,自1545年起為137000噸)的一半。 中國的出超還具有商品近乎是單向輸出的特點,即中國向歐洲和美洲輸出絲綢、茶葉和瓷器等商品,但卻很少從這些地方進口實物商品,而只吸收白銀。正如弗蘭克在《白銀資本》中所說,“(歐洲人)在興旺的亞洲市場上沒有別的什么東西可以出售,尤其是由于他們本國的生產不具有競爭能力。除了歐洲從美洲殖民地獲得的白銀之外,亞洲人也不想買歐洲別的東西! 出口定價及遠洋利潤問題 中國商品的低價使海上貿易具有暴利,這是吸引“歐人東來”和白銀流入的重要原因。但這一低價格是否合理?本文認為,出口商品的定價本身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一般而言,一國出口本國具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是符合國際貿易中比較優勢原理的,也有利于促進本國福利水平的最大化。但應注意到,當時中國具有單向出口的特點,進口的基本上是白銀。此時的白銀同時扮演了三種角色:它既是被出口到中國的一種商品,又是一種當時被普遍用于國際支付的外匯,還是流通于中國國內的本位貨幣。這帶來一個具有隱蔽性的問題是:白銀似乎是一種國際通行的價值尺度,但由于中國國內的銀價遠高于歐洲各國,等量白銀所包含的勞動量是不同的,由此會帶來定價不公的問題。 進一步來看,中國商品低價格的成因,可以分解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中國特有的自然條件和生產工藝,以及當時中國的生產效率和勞動力成本等因素所形成的真實競爭優勢;而另一方面,則完全是由于中國的銀價較高,從而使以白銀表示的商品價格相應較低。 如果暫時拋開白銀的貨幣屬性,將中國的單向出口視為絲茶與白銀的物物交換,并借助國際貿易理論中的“提供曲線”分析法,問題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分析。由于中國的商品生產能力巨大,提供曲線較為陡峭,從而會在貿易定價中處于不利地位,最終表現為中國商品的出口價格只有歐美市場的幾分之一。但因為白銀是中國國內的本位幣,在國內看來,一個較低的出口價格也能使成本得到充分的補償。這樣,在貨幣價格的掩蓋下,中國的出口商品遭遇了定價不公。 除了中外銀價不同造成“貨幣幻覺”外,本文認為市場定價機制發生扭曲,還與明清時期政府推行“片板不得入海”的海禁政策有關?v觀相關記載不難發現,海禁的厲行和放寬交替構成了明清時期對外貿易政策的主線。即使在海禁放寬的時期,中國商人也只是在南洋一帶的中國近;顒,這導致把出口商品的定價場所局限在產地附近,無法獲取充分的市場信息,顯然對公允價格的形成是不利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海禁政策使中國失去了定價權。另一方面,不能抵達消費市場也使中國商人失去了遠洋貿易的獲利空間,若如一些記載所稱,從馬尼拉等地販運中國貨物到歐美能獲利數倍,說明遠洋流通領域的利潤空間要數倍于生產領域和近海貿易之和。1405-1433年的鄭和下西洋在時間上遠早于、規模上遠大于歐洲的大航海運動,卻未能利用海上優勢幫助中國商人實現直接抵達歐美的遠洋貿易,實為可惜。 “中國銀貴”現象,在客觀上起到了低估國內貨幣(如銅錢等)的幣值,從而刺激商品大量出口的效果。但由此帶來的定價不公,以及中國商人坐失遠洋販運的利潤,使白銀流入中國的數額大大減少。這進一步阻礙了中國國內銀價的降低,進而影響以白銀標示的出口商品價格的提高,使中國的整體福利繼續蒙受損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銀貴錢賤:白銀流入而銀價不降之謎 隨著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有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是,中國的銀價并未有明顯的低落,甚至在部分時期還出現了白銀騰貴。供給增加而價格不降,值得思考。 白銀本位化之后的明清時期,中國實行銀錢平行本位的貨幣制度,白銀和銅錢的兌換比例,既有官方規定的“例價”,又有市場決定的“時價”,且不斷波動。因此,不同時期的銀錢兌換比,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銀價走勢。整體上看,銀價并未隨著白銀大量流入而降低,部分時期甚至還出現了白銀騰貴,如在清代嘉慶、道光年間,銀錢比價上漲速度加快,出現了“銀貴錢賤”的局面。學者王德泰指出,此時中國白銀外流尚未開始,因而是由中國社會經濟內部發展變化引起的。 對于這一反,F象,學者梁方仲曾給出一個解釋,即中國對白銀貨幣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賦稅貨幣化引起的。在明萬歷九年(1581)推行全國的一條鞭法,其要旨一是賦與役合一征收,二是普遍用銀折納。因普遍用銀,一條鞭法的推行也被視作是白銀在中國取得本位地位的標志。假如流入中國的白銀大量地被財賦系統所吸收,從而難以出現供給過剩的局面,由此就可以解釋為何市場上銀價不曾降低。 筆者認為,銀價居高不下還與明清時期實行的銀錢平行本位制度有關。銀錢平行本位的一個問題在于,白銀以重量計價,是足值的,而銅錢常常是不足值的,由官方壟斷鑄造權,在部分程度上依靠政府信用支持其流通。但在當時,政府似乎并不想努力去維護本不足值的銅錢的流通信用,反而有通過讓銅錢貶值而獲利的傾向。這種情況下銀和錢同時在市場上流通,根據“劣幣驅逐良幣”的格雷欣法則,人們自然會產生窖藏白銀的傾向,使市場上流通的白銀減少,銀價就難以低落。 因“劣幣驅逐良幣”而傾向于持有和囤積白銀,是人們的一種理性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在政府不當貨幣政策的刺激之下,人們對白銀的偏好就可能超出合理的程度,形成了一種“白銀偏好陷阱”。 事實上,當時國際上白銀價格的長期趨勢是下跌的,這對中國而言是一個國際儲備貶值的問題。到日后白銀外流時,國際儲備貶值的損失表現得更為明顯,而這一損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國過度的白銀偏好造成的。 “銀荒”背景下的政策教訓 “中國銀貴”,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是一種帶有偶然性的地質學現象,正如不同國家的資源稟賦可能存在不同一樣。因為白銀是一種貨幣,且銀本位是中國貨幣制度的一個必經階段,那么中國就需按高價進口大量白銀來滿足本位貨幣的數量需求。這是一個“銀荒”國家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但這段時期政府的相關政策,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教訓。首先,明清政府實行的海禁政策,一方面加重了中國商品定價偏低的傾向,另一方面使中國商人失去了從遠洋貿易中獲利的機會,這導致了白銀流入量的減少。其次,不當的貨幣政策引起的白銀囤積偏好,導致白銀從市場上大量流失,從而使得銀價在持續流入的情況下依然居高不下。這一方面反過來又鎖定了中國商品的偏低定價,另一方面也影響了白銀在當時生產出口商品的手工業部門的積累,后者很可能構成了工業革命未能率先在中國發生的一個原因。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