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文]鄰里之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07:20 中國質量新聞網
藏族人民熱情友善,鄰里之間相處和睦,一家有事大家幫忙。圖為幫助鄰居蓋房子的3位藏族同胞,在勞動間歇親切交談。 古人說“五家為鄰,四鄰為里”。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居住形式和空間發生了很多變化,鄰里一詞也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合租房、大雜院、商品樓、別墅群等等,在不同的環境氣氛中,鄰里之間也有著不一樣的心情感受。 同在屋檐下 生活在大都市的一些年輕人,因為條件所限,選擇了與人合租的居住方式。處得不好,大家都覺得別扭;相處愉快,既省了錢,又多交了個知心朋友。 小劉三年前畢業時,從家鄉哈爾濱來到北京,一開始和陌生人合租的經歷,就讓雙方都不大滿意。小劉舉例說:上廁所時間長了,他就在外面喊;洗澡時間長了,他也喊。再比如,因為我是后住進去的,想和先前住進去的人一起分攤上網費,但是人家不愿意,從此后兩人就不怎么溝通了。小劉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時間短了大家還忍一忍,時間長了怨氣積攢到一定程度,就終究會爆發。 和小劉不同的是,黃先生一開始的鄰居就是自己辦公室的同事,用黃先生自己的話說,他們在生活習慣上比較相似,在作息時間上也沒有很大沖突,每天早上一起出門、打同一輛出租車去單位,下班后,如果不去其他地方,也都一起回家。但是,再熟悉的合租房鄰居、再平靜的生活,人們之間也難免會存在一些摩擦。黃先生告訴記者,他這個同事特別喜歡看足球比賽,經常會看到夜里2點,在周末的時候甚至看到凌晨5點,而且,因為是球迷,所以他把電視聲音調得還很大。這種情況下,黃先生就肯定要受到影響。 胡同情深 說到雜院里的鄰里關系,褚先生想起了幾十年前自己8歲那年的唐山大地震時,鄰里之間在一起相處的場面。褚先生回憶道:那個時候,北京各地搭了很多地震棚,我們都住在和平里二小和75中學兩個學校之間的一個大空場內,出去以后第二天就開始下大雨,當時又沒有什么臨時應急措施,于是,每戶拿兩輛自行車,一共十幾輛自行車,共同撐起一大片空間,人們在這里同吃一鍋飯、同擋一片雨,共同抵抗自然災害帶來的危險。 如今,生活條件方方面面都好了,生活在雜院里的人們怎么面對自己的鄰居呢? 姚阿姨5年前,全家人搬到北京、住進了大雜院,雖然現在他們也買了商品房,但是一家人還是喜歡住大雜院的感覺。姚阿姨說:我們以前是住樓房,搬到平房后,一開始有點兒不適應,但是住著住著就覺得平房挺好,大雜院的十幾戶人家都能接觸,感覺一下就融入到一個小社會,還挺溫馨。 打開防盜門 而住在單元樓里的人們,怎么和周圍鄰居來往呢? 褚先生就比較遺憾地說:我搬到現在的這個地方4年了,但我不認識我對門兒的鄰居,在這個單元12戶人家中,就知道樓下的鄰居長什么樣,這還是因為當時為了家里裝修跟他們打交道。“現在好像大家更多地是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空間里,自己的居住面積越來越大,但公共的、可以交往的空間卻越來越小”。 一個個緊閉的防盜門、一張張看似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人情味越來越薄,朋友之間越來越有禮貌,只因為大家見面越來越少。 一位新加坡朋友陳先生說:我是搬到現在住的這層樓的第一戶人家,其他人一搬進來,我就去問候他們,然后大家成為鄰居,就開始互相幫忙了。在一些節日里,我們會互相祝福;孩子們也經常在一起玩;誰出國旅行,都會給鄰居帶些禮品。還記得有一次在凌晨兩點,我隔壁的鄰居突然肚子疼得厲害,他太太就來敲我家門,然后我就送他到醫院。陳先生也表示,這樣的情況在新加坡很普遍,只要一個人為人友善,再加上平時互相之間的交流,熟悉了以后,什么事情都好談了。 院墻隔不住 張先生住在一個別墅區里,和鄰居們的來往就更少了。因為彼此間的干擾不大、界線劃分也很清楚,所以產生矛盾的情況并不多。然而,張先生在享受著優越舒適的居住環境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覺得現在鄰居之間的交往有所欠缺。 說到這里,筆者想起了居住在美國馬里蘭州的美籍華人廖先生。他說:“在美國住別墅和國內的情況差別比較大,心態有很大差異。記得我剛搬進去的時候,我的鄰居就拿著一籃子水果到我家,跟我說歡迎成為我們的鄰居。他們很愿意大家彼此了解。只要是見面就一定打招呼,即使在開著車,見了鄰居,也會停下車來問候一下。另外,在馬里蘭州我所在的社區,每年春、秋各一次,上百個業主在小區綠地里把各自家庭自制的食品帶出來與周圍鄰居一起分享,我也會做一些中國炒飯。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吃東西,很融洽。” 其實,不論經濟如何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最重要的,一個人活得開心不開心,也和他周圍的人有著很大關系。筆者相信,良好的鄰里關系,是良好的社會關系的基礎,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 戴占軍 攝 丁 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