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鹿特丹:建筑在海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02:40 第一財經日報
我住的郁金香酒店就在新馬斯河的岸邊,水面寬闊,一些巨型船只從伊拉斯莫橋下穿過,去往北海。1720年,馬斯河的入口被淤塞,鹿特丹的經濟一度停滯。現在,這只錢袋的口子早已被打開,金幣每天源源不斷地沿著馬斯河滾進這個城市,之后變成森林般密集的古怪建筑,散落在伊拉斯莫橋的兩岸。 伊拉斯莫橋,也叫天鵝橋,它就在我的腳下。白色的頸項和頭顱,拴著一根根由白色繩索拉成的鏤空的翅膀。它也是金幣的化身,造價1.65億歐元。建筑師Ben van Berkel,來自阿姆斯特丹,1997年,他建造了這個世界上最長的斜拉索橋,然后因藝術家之名,得到了世界的贊美。 我從空中到地面,用了一分鐘,就已從只可遠觀的城市玻璃穹頂離開,坐上天鵝腳下的游軌電車,它將沿著城市中密布的鋼軌,緩慢地將我帶入鹿特丹的心臟。 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秒 Jansen在瓦斯特蘭大街的一幢公寓底層,開了一間雪具店。店面不大,現在是秋季,生意有些冷清,他獨自在屋子中間,為自己的雪板打蠟。這是一副法國“夜鶯”牌雙板,已經陪伴了他3年,和Jansen等高。看得出,他是個相當傳統的人,和他一樣的年輕人在每年冬季,都會扛著嘻哈味道很濃的單板出行,而他還在眷戀著雙板。 雪具店并不是Jansen唯一的愛好。前幾年,他把一輛自行車固定在不遠處一幢矮宅的屋頂上,半個車身懸在空中,看上去,隨時都會向下俯沖。他類似的計劃很多,有些在腦子里,有些已經實施,不過那輛自行車在當地最為著名。 與阿姆斯特丹一樣,自行車也是鹿特丹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很多人把自己的自行車,裝扮成自己的藝術品。油漆、顏料、鮮花、紡織品、刺繡,騎著它上街,就像一場無聲的游行。 在鹿特丹的街道上,這般自發的城市裝飾品很多:地上的自行車、墻上的涂鴉、酒吧門前虛假的棕櫚樹、濃妝艷抹的汽油桶、草坪上巨大的鋼鐵黑鳥。我在一條小巷子的墻上,看到一句用霓虹燈彎成的話,“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署名是安迪·沃霍爾。這看上去像這個城市的信仰和宗教,至少,Jansen是個忠實的信徒。 借海發家 Jansen雪具店的對面,是鹿特丹最古老的港口。至今,很多需要維修的古董船還停泊在這里,有些甚至見證過這個城市19世紀晚期的金色時代,躲避過德國的轟炸機把這里幾乎夷為平地,如今飄蕩在港口寧靜的水面上,就像坐在搖椅上安度晚年。 碼頭的人行道上,一些明星在地面上留下了手印,留下了腳印,踩著它們向前,前面有紅色燈塔的指引,一艘綠色的鐵船停在岸上,巨大的發動機也化身杜尚的小便池,穿著彩色的油漆緬懷生前的榮譽。它們是海事博物館的裝飾品,一幢線條硬朗的建筑,回憶著鹿特丹借海發家的歷史。 13世紀,在鹿特河的水壩旁,人們建造了一座漁村。16、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海盜生意把這里變成一個繁榮的貿易市鎮,很多倉庫,很多船廠,很多財富。Piet Heyn1577年生于鹿特丹,現代博物館里古老的英雄,荷蘭東印度公司(VOC)的艦隊司令和股東,也有很多人把他們叫做海盜。1669年,這伙世界上最富有的海盜,擁有超過150艘商船、40艘戰艦、5萬名員工和由1萬名雇傭兵組成的軍隊。從海盜到英雄,在武力時代,只是一個最合乎情理的從質變到量變的過程。 Pilgrims,也是被這個城市不斷回憶的英雄。1620年,他從這里出發,前往美洲。這個城市開始卸貨、裝貨,日復一日,古老的港口成為古董風景,但這個城市卻沒有停下自己的動作,卸貨、裝貨,身體一天天強壯,直至強壯到今日的世界第一大港。 博物館區的庫哈斯 我坐在新馬斯河邊的一個路邊咖啡座上,旁邊有一個把頭探向河水的小屋,傾斜著,拒絕著地心引力。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庫哈斯,和他在北京的建筑——新中央電視臺。Jansen并不認為庫哈斯是這座城市的英雄,盡管在我們的視野中,也許他是鹿特丹“出產”的最有名的建筑師。 庫哈斯自己的公司在這個城市某個不會吸引游人的角落,據說那個建筑平淡無奇。Jansen建議我去博物館區走走,那里有庫哈斯在鹿特丹最有名的作品——鹿特丹藝術中心(Kunsthal)。當時已近黃昏,從雪具店出來,轉了幾個彎,居然迷路繞遠。后來,我站在一條名為“博物館公園”的路上,看著一只“熊”發呆。 這只熊就坐在伯艾曼博物館(Boijmans van Beuningen Museum)的入口處。這個博物館是荷蘭唯一館藏藝術品跨越14世紀到今日的博物館。里面有倫勃朗、達·芬奇,也有莫奈、達利、凡·高和畢加索的作品。不過,這只守門熊卻是十足的當代作品,通體黃色,低著頭,眼神憂郁,頭頂是臺燈,身后連著燈座和電線。路上行人稀少,幾個游客站在守門熊的兩腿之間拍照,仿佛被魔法縮小了20倍。 再向前,是荷蘭建筑協會博物館(NAI),一幢現代派的玻璃房子,一條彎曲的水泥長廊,一個水池,水池里是玻璃房子的倒影。這里是荷蘭建筑協會的總部,由建筑師Jo Coenen設計。水泥長廊用作檔案大樓,也是博物館的入口;玻璃房子是辦公室和部分展廳;藝術家Auke de Vries在水池中央伸出幾個米羅般夢幻的線條和斑點,色彩艷麗。 夜色臨近,我才看到庫哈斯的藝術中心,緊挨著自然博物館里的恐龍骨架。與央視新大樓相比,這個建筑顯得非常中庸,線索樸素,毫無張揚之感。正面樓頂的那根長出建筑的鋼梁,似乎暗示著內部的機關,但此刻大門已緊鎖。鋼梁上面還有一“人”一“駱駝”,俯瞰著正門前寬闊的大街,神情落寞。 那些天外之屋 一個中年男人在他的屋子賣著明信片,這些明信片可以經由剪刀和膠水,重新拼成他的屋子。所以,他的屋子,在20多年的時間里,已經被幾十萬人帶往世界各地。在Piet Blom設計的38個立方體房屋中,中年男人的屋子是唯一開放的一個。現在,這里是鹿特丹最著名的景點,所有在外面看到這一排屋子的人,都會忍不住付給中年男人兩歐元,看看人們是不是真的可以住在這些只用一個角站立的方塊里面。 Kijkkubus把這里布置得舒適,分三層:一層是客廳;二層可以透過傾斜的玻璃窗看見被38個立方體房屋圍起來的大走廊,幾個孩子正在里面嬉鬧,母親們在旁邊聊天;三層臥室同樣有斜窗,只是方向相反,可以看到Piet Blom設計的另一座鉛筆式建筑在中午的烈日下閃光。那里是純粹的民宅。 在鹿特丹的最后一個傍晚,我沿著新馬斯河河岸一直走,進入新港,仿佛入了空城。寬闊的街道上空無一人,四周冷風肆意,滿眼嶄新的古怪的建筑,新的船務大樓像一個藍白相間的太空艙,伸進冰冷的河水。建筑是這里唯一的生命體,我成異類,心生怯意,沒有了白天的閑適,調頭轉彎,混進歌舞升平的鹿特丹夜生活。 高聽天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