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瀾湖“搭車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30日 02:40 第一財經日報
隨著2008年的日益臨近,以奧運會為代表的體育經濟在中國不斷升溫。 11月25日剛剛落幕、被譽為高爾夫“奧林匹克”的2007深圳觀瀾湖高爾夫世界杯,被多家國內外媒體稱為“獲得了全面的成功”。由張連偉、梁文沖組成的中國隊經過與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代表隊的56位選手的激烈角逐,以低于標準桿17桿的總成績并列第11名,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隊在世界杯賽歷史上的最佳成績。 北京奧組委副主席何慧嫻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此次高爾夫世界杯被認為在競賽、組織接待、媒體報道、產業開發和觀眾等方面均顯示出了國際水平。尤其是新聞中心,引進了多項高科技技術,被稱為“超豪華”,保障了100多家國內外電視臺的現場直播。同時,中國觀眾對高爾夫的熱情也讓國際社會深受感動,最后一天觀眾人數超過了5萬名。很多觀眾從第一個洞一直跟到第十八個洞,很少發生手機鈴聲影響運動員發球的情況。高品質的贊助商則邁出了產業規范化的第一步。 何慧嫻認為,中國能夠打破歐美的壟斷,首次將國際高級別的高爾夫賽事引入發展中國家,是中國綜合國力提升的表現。高爾夫作為世界主流體育項目,落戶中國12年,既是中國體育被世界主流社會認同的結果,也必然成為中國體育與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高爾夫正在申請進入奧運會比賽項目。長達12年吸引來的大批頂級選手、國際媒體、各國政要、企業家和來自全世界的觀眾,將帶動一系列經貿旅游交流活動。 12億元贊助金額 在拿下12年世界杯舉辦權同時,觀瀾湖還獲得了歐米茄的一份長達12年的贊助合同。12億元的贊助金額,甚至大大超過其為2008年奧運會提供的贊助金額。據悉,這12億元僅僅是贊助費用,歐米茄為取得良好的市場效果,所配套的宣傳推廣費用很可能將突破10億元。 實際上,經營得法的話,任何頂級體育賽事都是一棵活生生的搖錢樹。頂級高爾夫賽事的收入更是高到令不少大眾運動賽事望塵莫及,收入包括:門票、廣告贊助、電視轉播費、賽事紀念品,甚至停車費。 以美國名人賽為例,一個紀念棒球帽的價格為16美元,一瓶冰鎮啤酒加雞蛋三明治的價格為3.5美元,停車費每天15美元。一張176美元的名人賽球票可以炒到六七千美元,而且一票難求;連續41年來美國名人賽的門票都提前銷售一空。據保守估計,僅僅泰格·伍茲參加的1997那年,售出的門票就達35萬張。 跟廣告贊助和電視轉播費比起來,這些只是小巫見大巫。要取得美國高爾夫四大賽事中任何一場的冠名權都不便宜。想成為PGA巡回賽的冠名贊助商,需要600萬美元,其中半數充當獎金;冠軍巡回賽的冠名權需要200萬美元;LPGA巡回賽需要150萬美元;全國巡回賽需要30萬美元。名人賽的廣告贊助收入則以千萬美元計算。雖然門檻頗高,不少廠商卻仍然趨之若鶩。歐米茄、豪雅、勞力士等名表是各頂級賽事贊助的常客;而寶馬、沃爾沃、別克則熱衷于冠名各項高爾夫賽事。同時,四大賽事的電視轉播費也均過億美元,尤其以名人賽為最,四天轉播收入可達4億美元,這是任何其他行業都難以實現的。 深圳觀瀾湖球會主席朱樹豪指出,與歐美相比,中國欠缺的高爾夫文化和傳統不是一兩次賽事可以推動的,必須用更多的時間、持續的賽事來引導。高端品牌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培養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難得的是,高爾夫球會與賽事已經精準地為其挑選出了自己的潛在客戶,并在客觀上不斷幫助其擴充。 300億至500億元經濟效益 2006年12月11日,朱樹豪從當年比賽主辦地巴巴多斯森迪萊恩高爾夫球會接過2007高爾夫世界杯的舉辦旗幟。從此,這一世界頂級賽事將連續12年在中國舉行。過去,高爾夫的世界賽事一直由歐美頂級球會包辦。此次,觀瀾湖球會贏得從2007年到2018年高爾夫世界杯的舉辦權,這在高爾夫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相對于高爾夫發源地蘇格蘭550余年的悠久歷史來說,高爾夫在中國的發展才20多年。中國在高爾夫這一領域只能算是一個后起者,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正成為全球高爾夫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據統計,目前中國已建成的高爾夫球場有300多個,分布于全國28個省、市,已擁有的高爾夫人口達200萬以上,入會消費人群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經濟學家遲福林認為,現在中國潛在的高爾夫消費者是2000萬,到2020年則可能是5000萬。正如歐洲職業高協執行主席奧格拉迪所說:“高爾夫世界杯的目標是讓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對高球產生興趣。要達到這個目標,沒有比把焦點集中在亞洲更重要,而中國更是首選。” 據調查,作為世界高壇頂級賽事之一的萊德杯,在2006年為舉辦地愛爾蘭當地經濟注入的資金已經達到了1.43億歐元,其直接的經濟影響超過了賽前1.3億歐元的估計,與2002年英格蘭舉行的萊德杯相比增加了32%,與1997年西班牙舉行的萊德杯相比增加了80%。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分析,連續12屆的觀瀾湖高爾夫世界杯則將為深圳、東莞兩地創造300億~500億元的經濟效益。 2007年4月,全國首個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正式在深圳落成。按規劃,到2010年,深圳市要實現體育產業增加值16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1.8%左右;到2020年,這一數字還將增至5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2.5%左右。 本土高爾夫人才缺口7萬人 2006年9月,美國高球協會主席訪華時介紹說,在美國,有十幾所高校開設了專門的高爾夫球專業。幾乎每一所名校都有高爾夫球校隊,就像美國的大學籃球聯賽一樣,高爾夫也有自己的聯賽。美國排名前20名的球手大部分來自高校聯賽,現在聯盟有16123名球員,參與的學生就更多了,大約290萬人左右。 事實上,在1995年,深圳大學就成立了高爾夫學院,并開設了高爾夫相關專業。隨后,暨南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同濟大學、廣州大學也開設了高爾夫專業,云南農業大學亦在擬建高爾夫學院。 2006年9月,上海財經大學高爾夫球課正式開課前,選修人數超過了預定的100個的名額,能否參加當年的學習不得不由學校通過電腦隨機抽取決定。對該大學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高爾夫之所以受大學生們普遍歡迎,其原因很簡單——畢業后有利于自己找工作,有利于搞好工作。該校首批高爾夫球班學員胡某的看法應該代表了大多數渴望選修高爾夫課程的大學生們的心聲:“在國內,高爾夫球已成為商界人士的一種社交活動。在將來的工作中,有此類共同話題更容易與客戶溝通。在外面,學高爾夫球成本會更高。在學校多學會一項技能總是好的。” 于2006年開始招生的復旦大學高爾夫專業經濟管理人才委培班,可謂是上海培養的首批“高爾夫人才”,學制一年,首屆招收100人,卻吸引了460多人報名。雖然只要求高中以上學歷,但是來報名的80%是大專以上學歷,還有諸多復旦、交大、同濟等名校畢業生,其中還有6位“海歸”和一位億萬富翁。 目前,中國本土高爾夫專業人才缺口達7萬人。未來5年,比照國外高爾夫運動的普及率,結合中國自身經濟、社會和體育發展的需要,高爾夫專業人才的需求數量將達到30萬人,培訓高爾夫相關工作人員也應該逐步發展成為一種產業。 深圳大學高爾夫學院成立10年來,每年的就業率一直是100%。從這個意義上說,有條件的大學開設高爾夫課程完全不必再一遍遍地向外界解釋:“修建一個僅有3個洞的高爾夫練習場,總共花費200萬元人民幣,比建造籃球館、游泳館耗資少得多。” 文莉莎 駱樂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