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繭絲綢業成云南綠色支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01:49 中華工商時報

  “東桑西移”推動云南邁進全國十大產繭省區行列

  繼煙草、茶葉、花卉之后,云南省借力“東桑西移”工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將繭絲綢業作為又一綠色支柱產業加以培育。云南繭絲綢業由此蓬勃發展,蠶農鮮繭總收入7.5億元,戶均收入3500元;全省蠶繭產量年均增加8萬擔,邁進全國十大產繭省區行列。

  近年來,云南省繭絲綢產業發展迅速,2006年云南省桑園總面積93萬畝,比2000年增長165.7%,年均增加約10萬畝,蠶繭產量64.4萬擔,比2000年增長295%。今年云南省桑園面積有望突破100萬畝,鮮繭產量76萬擔,實現農業產值8億元,絲綢加工業產能不斷擴大,生絲生產可達2700噸,絲綢工業產值有望達到10億元。

  有關分析認為,云南發展繭絲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稟賦:一是自然條件優異。云南地處北亞熱帶低緯度、高海拔地區,擁有豐富的葉資源優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種桑養蠶的“天堂”。二是蠶桑歷史悠久。云南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趙州絲、永昌綢、滇緞曾聞名遐邇。三是區位優勢獨特。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昆明至印度的南亞大通道正在修筑,待邊境陸路通道打通后,距絲綢消費、進口大國印度近在咫尺,可為絲綢產品出口貿易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此背景下,面對“東桑西移”帶來的產業轉移機遇,云南充分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地緣優勢,將蠶桑和繭絲綢業列入加快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將繭絲綢加工基地建設列入2007年工業產值結構調整指導之列,并制訂了科學的發展藍圖。該規劃提出:到2010年把云南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繭絲綢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

  據悉,根據地緣優勢和區域經濟實際,云南逐步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發展繭絲綢業的新思路。其繭絲綢發展的模式就是:引進企業+山區基地+農戶+南亞、東南亞市場,并輔以相關的政策、資金來推動。獨特的繭絲綢發展優勢和發展模式吸引了眾多東部客商,現已引進浙江、江蘇、山東等省14戶企業投資蠶桑基地建設、繅絲、織綢等后加工業,累計投資額達2.73億元。到今年上半年,全省繅絲企業達11家,繅絲能力42320緒,廠絲產量788.51噸,創歷史紀錄,擁有年產300萬米織綢廠一個,兩家服裝廠也正在積極籌建之中,實現了繭絲綢深加工零的突破。

  東部企業在推動云南繭絲綢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賺到了繭絲綢“軟金條”,來自浙江海寧的云南保山利根繭絲綢集團有限公司,投產10組自動繅絲生產線和年產300萬米絲綢制品的絲綢織造廠,2006年公司年銷售收入1.2億元,利潤902萬元,預計2007年經營業績將達到25%的增幅,遠高于其在浙江的投資收益。

  與此同時,種好桑、養好蠶,邊疆貧困地區脫貧有望已成為共識。云南是少數民族集中的邊疆山區省份,有2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1/3,山區面積占到全省國土面積的93%,全省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云南因地制宜對適宜種桑養蠶地區重點規劃和布局,形成了滇中優質蠶繭生產區、滇南滇西南果葉兼用桑生產區、金沙江、怒江、瀾滄江沿岸生態蠶桑生產區三大蠶桑產業帶。云南百萬畝桑園80%分布在廣大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東桑西移”為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尋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戶均收入由原來不足900元提高到了現在的2500元,而且蠶桑比較優勢明顯高于玉米、甘蔗等傳統經濟作物。

  據了解,“東桑西移”不僅推動云南省繭絲綢業蓬勃發展,還賦予民族團結、邊境穩定及經濟發展新的內涵。與云南接壤的境外罌粟種植區大都屬宜桑宜蠶地區且成本較低,也有一定的蠶桑業發展潛力,云南正探索通過“東桑西移”工程參與境外罌粟替代種植,云南省農科院蠶桑蜜蜂研究所與緬甸公司達成了進行優良桑品種示范桑園100畝、雜交桑示范桑園100畝的建設協議,示范桑園現已建成投產。

  (22D1)

記者:   ■通訊員張銘 本報記者田硯君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