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牧:完善社會管理 推進社會建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15:56 中國產經新聞
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系列評論之八 文/本報評論員 余牧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專門用一個部分具體闡述: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把社會建設列入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這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大創造。這樣就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落實到社會民生上面,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 報告提出了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六大任務: 一、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二、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四、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報告闡述的六項任務,近幾年實際上正在逐步實施,各級黨與政府在破除就業難、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行路難這些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已經做了很大努力,人民群眾普遍得到實惠。報告將這些措施更加系統化、完善化、制度化,作為社會建設的目標,成為黨的代表大會的宣言,全黨必須為之努力實現的任務。 改革社會管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新的任務。加強與改進社會管理,首先在城市,而且要逐步擴大到農村,實行統一的社會管理,社會建設,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 改革社會管理,首先是看到公民社會的客觀存在,并重視發揮民間組織參予社會管理的作用。黨的十六大以后,黨和政府日益重視包括民間組織、行業組織和社區組織在內的各類社會組織的作用。公民社會的勃興是改革開放的產物,20世紀80年代后公民社會組織開始快速增長。1989年,全國性社團增至1600個,地方性社團達到20多萬個。除一般的社團組織外,中國還發展了另一類比較特殊的民間組織,即民辦非企業單位,主要是民間的服務性、公益性事業單位,不以營利為目的。據統計,到1998年這類組織的數量達到70多萬個。2005年,全國縣級以上社團組織達到31萬多個。這些民間組織正在對中國的民主與治理發生重大的影響。 改善社會管理,要以社區為基礎,形成穩定成熟的社會管理格局。報告提出,要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調、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健全基層社會管理體制。在社會建設,特別是社區建設中,要把社會建設與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實的民主權利結合起來。要讓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群眾自治范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共同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